第363章(2/2)

    李白放下酒杯,对身边的杜甫说道:“此人之运命,比之子美你诗文中那位石壕村的老妇,竟更令人不忍卒读。”

    后面的还在猛猛看资料斟酌润色,先放一小部分表示我没有失踪bhi,祝大家期末顺利(另:好羡慕高三同事美美休假啊qaq)

    她眼睫轻垂,同样一声叹息。

    2《称谓、民俗、环境——从文化视角走进鲁镇》课件3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

    “是啊!”杜甫闻言目露感怀,“黎庶多悲,鲁迅于话本杂说中亦能见天地众生,倒是超迈我等良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李家宅院里,沉浸在故事中的李清照尚不及反应,和自家小姐一起看水镜的侍女梅香已经下意识捂住嘴巴:

    “便是再嫁,祥林嫂的丈夫和孩子竟又是没了。几遭苦痛,于一女子而言可谓灭顶之灾。”

    微微一叹,这样悲惨的故事,她有些不忍听下去了。

    “幼时孤苦,长成后命途又几经变易,实在令人唏嘘。”

    作者有话要说:

    “这祥林嫂……也太惨了吧?!”

    上官婉儿面露戚色,她生于清要门庭,家变时虽经历潦倒、一识冷暖,但末了又入了武皇的眼,常在帝侧,也曾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入眼丹墀琼林殿,哪里想世间会有这般凄惨的女子?

    1丁帆《中国新文学史》

    “天呐……祥林嫂的婆婆竟把她卖给别人!”

    可是水镜上祥林嫂的故事却是一个彻头彻尾赤裸裸的悲剧,无所避忌地在他们心上划下一道大口子,只言片语便是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在目前。

    唐朝。

    “真是个见钱眼开的老妇!”

    祝福2

    中国人素来不习惯悲剧的结尾,就像《窦娥冤》那样惨烈的戏文,最后总要陪一窦天章为女申冤、好窦娥赖父昭雪,好比慈悲者见不得尘世苦楚,或是苦命人历经无数苦厄,所以总不愿话本里的人物一样不见天日。

    她一边讲述一边将课件展示出来,众人一目十行看完,眼里几乎都现出了唏嘘之色,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地响起一句话——

    北宋风气开放,虽然少见什么寡妇守节的陋习,相反和离、再嫁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婆家总是做不到这一步的,祥林嫂的婆婆却做出这等事,着实让她大为意外。

    小丫鬟愤愤不平,从自己的思绪里抽离出来的李清照收回目光,伸手将人拉住,眉心微蹙,忧心忡忡道:

    4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谁杀死了祥林嫂◎

    另一边。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