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1/2)

    若当真以“为夫守节”来看,祥林嫂所行的桩桩件件,分明便是为了守住名节,可最后却落得个什么下场?

    【为什么“抢人”这样一个在如今看来显然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在鲁四老爷看来就是合理的呢?这背后的支撑逻辑当然还是所谓的族权。还是那句话,丈夫死了,儿媳就是婆婆的所有物,她只能服从婆婆。】

    “何止是儿媳?”焦仲卿语气落寞,“便是儿子,也当听从母亲。”

    这番话没有避开旁人,一旁的焦母听得分明,眼神一厉,想要说些什么,看着儿子失魂落魄的样子,还是将话咽了回去,心里却是怨起水镜妖言惑众起来。

    明朝。

    朱元璋眉皱得愈发紧了:“听听,听听,先前还是人贩子,这下连违法犯罪都出来了。婆婆带走儿媳,还牵涉上律法了?!”

    他真是不懂楚棠的逻辑!

    一旁的朱标见此连忙好言相劝,只说后世民风与当下不同,父皇不必动怒之类,朱元璋却仍是横眉冷对:

    “后世便是连那亲亲孝尊的礼法都扔了吗?她扔了便扔了,反倒在水镜上大肆宣扬,百姓听见如何作响?真不怕天下大乱是吧?!”

    “天下大乱也乱不到她那啊……”朱樉小声嘀咕着。

    朱元璋把脸一冷:“你说什么?”

    朱樉心里一个激灵,立正站好:“我说楚棠少不更事胡言乱语扰乱人心其罪当诛!”

    朱元璋:……

    朱棣:……

    朱标:……

    滚吧。

    【四婶也是同样,她虽然一开始留下了祥林嫂,后来也时常念及,但我们知道她最初看中的不过是祥林嫂的劳动能力,她想她也不是因惦记,只不过是后来的女工不如祥林嫂。而一旦发现祥林嫂没有以前能干了,她就“不满”,进而“警告”,最后祥林嫂就被赶出家门,她和四叔都只把祥林嫂当劳动工具看待。】

    “楚姑娘还说漏了一点。”

    欧阳修记忆了得,“祥林嫂后来捐门槛,自以为赎清罪过,却不想在摆福礼时仍被四婶喝止,这一声便成了压到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始至终,他们都认定祥林嫂是一戴罪之身。”

    一旁的梅尧臣深有同感,他们无法理解楚棠所说的“当人看”与“当劳动工具看”,只是将心比心,若他们家中有一奴仆身世凄苦,本分能干,被家人强行接去又遭更大不幸,提及总要唏嘘良久,可鲁四老爷一家对祥林嫂竟无半分同情,如何不让人心惊?

    “枉鲁四老爷还读着圣贤书,这桩桩件件,哪是士人君子、书香门第所为?”梅尧臣面露不屑。

    “鲁四老爷一家固然可恶,我疑惑的另一点。”欧阳修拧起眉,“楚棠,或者说后世,到底如何看待宗法?”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