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130节(2/3)
原以为塘报是来自九边,但事情出乎意料,竟然是一直没有动静的赣州传来了军情。更是让人想不到的是,王华竟然一举解决盘踞在大帽山上的那股已经成气候的流寇。
虽然王华有功,但最大的功劳自然还是要属于眼前这位帝王,谁让这位是大明天子呢?何况,赣南能够取得大捷,确实跟眼前这位帝王的英明领导有关系。
啪!啪!啪!
“陛下洪福齐天,今赣南大捷,百姓可安业乐业,可喜可贺!”万安等官员得知赣南大捷,当即便纷纷跪地祝贺道。
正当大家都要争夺这一个十分重要的钦差之位,一份塘报经由午门进来,正朝奉天门这边进行传递。
徐溥知道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显得大义凛然地道:“臣为了大义,自当义不容辞,还请陛下成全!”
“臣愿往之!”
只是朱祐樘已经打定了主意,却是选择防护王华,更是尽最大努力来庇护那一位状元郎。
在场的官员看到朱祐樘是要派遣官员前往江西核查,却是知道这是赢得圣眷的最佳机会,故而纷纷站出来表态地道。
……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隐隐猜到有重要的军情发生,顿时整个奉天门广场是落针可闻。
夏日是昼长夜短,虽然今天没有太阳,但整个天地早已经是十分敞亮。
徐溥等人刚刚攻击王华在赣南没有建树,结果现在遭到集体啪啪啪打脸。
刑部尚书杜铭等官员不再争着前往江西,却是纷纷扭头望向接到军情的朱祐樘,却是好奇塘报上面的内容。
罪己诏?
徐溥先是微微一愣,当即便是说教般道:“陛下,一旦出现兵患,将会后患无穷!治国当以稳字当头,还请谨记臣当年在青宫之时的教导,不可如此意气用事!臣愿为李昂担保,请即刻将王华免官解押回京候审!”
至于张蓥等人此前一直逼迫朱祐樘将王华缉拿归京侯审,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这帮人是差点毁了这一场大捷。
“好一个为了大义!王华仍旧留职,朕会遣人前去查实,若真因王华出了兵祸,朕下罪己诏便是!”朱祐樘知道对方是着急了,当即便当众表态地道。
这位状元郎用实际行动回报了朱祐樘的信任,亦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即将成为大明政坛的新星。
张蓥等人听到是这个捷报,不由得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虽然王华大概是给人下了套,但他并不相信下套之人能够将事情做得天衣无缝。而今张蓥和徐溥先后跳出来,更是让他认定王华无罪,这个事情由始至终都像是一场阴谋。
李裕等官员听到这一番话,不由得傻眼了。
在他们的印象中,那位状元公王华虽然饱读诗书,但身上或多或少沾上一些书生气。王华若出任翰林官修史自然无人能及,但交由这种书生气的人统兵,必定很难有建树。
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王华克扣兵饷一案要查实,但赣南的流寇不能不顾,朕不可能置地方百姓的安危于不顾!既然你们这般执着于真相,朕必不会令汝等失望,必定将案子查得水落石出!”朱祐樘越发觉得这个事情是阴谋,当即便是表态地道。
良久,朱祐樘将手中的塘报放下。
对一些重要的军情,兵部的车驾司都会第一时间传递到朱祐樘手里,不论此时朱祐樘是在做什么。
“陛下,臣举荐顺天府尹宋澄前去江西查清此案!”
自从大明创建了塘报系统,现在各地的军情几乎已经是无法再隐瞒,总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到京城。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建国至今已经一百多年,虽然能辅佐君主治国的状元郎并不少,但还没有出过可以统兵的状元郎。
偏偏地,王华受皇命前往赣州负责清剿赣南地区的流寇,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效。
朱祐樘看到塘报在这个时候传闻过来,知道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只是在打开塘报不由得微微一愣。
“陛下,臣请求前往江西查清此案!”
啊?南赣大捷?
徐溥的眼睛一瞪,同样没有想到朱祐樘如此强硬,更是没有想到朱祐樘竟然为王华能够做到这一步。
“徐侍郎,你是真豁得出去啊!”朱祐樘看到迟迟没有递交辞呈的徐溥,亦是不由得感慨地道。
朱祐樘迎着众臣子的目光,便扬起手中的塘报郑重地宣布道:“刚刚收到赣州方面的塘报,南赣巡抚王华率赣州新军攻陷大帽山,杀敌五百,擒贼近两千人,南赣……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