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149节(2/3)

    从古至今,因采珠而丧命的人不在少数。

    虽然魔鬼海时常能出高品大珠,但由于处于深海区,而且经常食人鲛出没,这里是最危险的海域。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珍珠通常以重量区别标准,但光泽才是珍珠的灵魂,故而只有既大且光泽圆润的珍珠才能被称之为大品。

    只是“鸟为食死,人为财亡”,据《檐曝杂记》的记载,一颗重若三钱的珍珠且品相好的珍珠要价二万两以上,而重七八分的品相好的珍珠亦能值二千两。

    跟一些喜欢偷懒求安稳的疍户不同,他是打心底喜欢采珠这一项充满风险的挑战,同样怀揣着采得南珠王的梦想。

    正是如此,尽管采珠的风险极大,但不少采珠人不仅犯险盗采珠贝。

    若他们过度在意自身的安全而不肯冒险进入深海,那么很难采到大珠贝。若冒险进入深海采珠,采珠人很可能不自量力而亡。

    在一声声海鸥的啼叫声中,千舤朝着碧海蓝天驶去。

    大明的河流通常都是由西往东,像长江、黄河和珠江都是如此,但亦有例外。像由南往北的赣江,还有由北往南的南流江。

    水生是疍户群体中有名的潜水好手,虽然年仅十七岁,但由于父亲早年间便溺亡于海,而今已经是一个经验还算丰富的疍户。

    时值正午,廉州珠池的西南海域上。

    虽然需要增加专门放置和维护潜水钟的人员,但下海的疍户通过潜水钟在海底换气后,在深海可谓是如鱼得水。

    好在现在有了潜水钟,却是给此次前来采珠的疍户带来了福音。

    自从开始采珠后,合浦码头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显热闹,采珠的船只动用海船达到600艘,而军壮民夫共计万余。

    每一片海域都会有一船“总船”,采珠事宜全由这艘总船负责,而周围所有的采珠船都要听命于总船。

    不仅仅是宫廷需要珍珠,像民间对珍珠的渴望却是热情不减,一些信佛的富贵人家的念珠动辄便花费上万两。

    只是富贵险中求,这里的高品大珠还是吸引到水生这种有野心的疍户前来“淘金”。

    “水生,若是遇到食人鲛,千万不要惊慌!食人鲛其实是瞎子,你只要避开它,它便不会主动攻击你!”水生的二叔负责在船上拉绳,显得十分认真地告诫道。

    以前禁止采珠的大片海域,而今通通对疍户开放,由疍户下海将养了十年乃至百年的珠贝捞上来。

    这项采珠活动伴随相当高的生命风险,一旦拉绳的人不及时将人拉出水面或绳子断了,那么潜水的疍户便要留在海底喂鱼了。

    南流江贯穿整个廉州府,从合浦县经过,而后江流进入东京湾。

    六月,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时节。

    单是前面十日的收获量,便已经胜过上一次朝廷采珠一个月的收获量,而且出产的品质不仅大且颜色十分鲜艳,大品的珍珠已经达到几十颗之多。

    经工部工匠的巧妙设计,将潜水钟悬于两船间,接着缓慢地下沉到海域中,这口潜水钟给周围冒险下海疍户提供海底换气之用。

    按着一直以来的操作方式,采珠需要两人以上共同作业。一人用长绳系腰,携篮入水采摘珠贝,采到珠贝即刻振绳,令船上的人拉起。

    十余个小队纷纷下水,很多疍户都怀揣着一颗采到南珠王的野心,从而通过采得南珠王换得一场富贵。

    采珠队伍划分出若干区域后,刚刚百舸争流早已经不见,各支采珠队伍宛如天女散花般,正散落在这一片一望无际的珠池中。

    在这片茫茫的大海中采珠,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廉州珠池划分出若干的区域,而今他们所在的海域正是让疍户闻虎色变的是魔鬼海。

    光、重、圆、大,这才是衡量珍珠价值的四字真决,而此次采珠对于疍户可以说是丰年之年。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