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2)

    “可以把管理层数据都加进表里。”得给你找点儿活,要不你总来堵我。

    “哦,好的。”王爽本以为林奕然看到数据报表会夸她两句,再不就是说说业绩推进情况,怎料一个都没猜中。

    来ka工作半个多月,王爽统共就见过林奕然3次,不禁疑惑:领导不在公司、不看数据、不盯着销售,怎么做的管理?

    最离谱的是,就林奕然的这种“散养式”管理方式,俞城ka居然每季度都能完成业绩。

    “我的、你的、三省管理层的数据,都加进表里。”林奕然看向王爽又说了遍。

    王爽这才听明白,林奕然是让她自己在ka找位置,可她手里没有关键客户,注定垫底,把自己加表里不是打脸么。

    “我觉着分析管理层的数据没太大意义。”王爽第一次反驳林奕然,心想:我来ka是做管理,又不是一线销售。

    林奕然在表格中筛选俞城销售,将acbook推向王爽,扯出他的招牌笑:“这季度俞城ka毛利任务500w,你觉着表里的人能完成多少?”

    俩人虽然只接触过3次,但直觉告诉王爽:林奕然笑准没好事儿。

    表中显示,上季度销售数据累计求和,总计毛利320w,其中排名第一的孟海独揽120w,也就是说其余的19名ka一共完成200w。

    俞城澜海ka平均级别s10,每季度级别任务10w,19名销售完成200w看似符合情理,但是ka的任务有500w,就算这些人玩命干,也不可能完成比自己考核多一倍的任务。

    那剩下的300w毛利任务谁来完成?

    王爽心中“咯噔”一声,顿时明白林奕然为什么笑。

    因为他每季度完成的业绩,比ka19个人加起来还要多。

    林奕然是俞城澜海的半壁江山,若把他的业绩加在表中,毋庸置疑是三省第一。

    “ka任务是按照省市客户属性、投放量级等综合因素下发而不是销售级别,我们的任务一共是500w。”林奕然着重强调“我们”二字。

    3年前在ka成立初期,林奕然就对团队有着清晰的规划。ka要有人脉大拿,要有策略高手,要有行业专家……每个人都要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优势。

    ka是林奕然打造的团队,俞城ka各有所长,互利互补,是不可拆分的整体,王爽是其中之一。

    王爽皱眉支支吾吾道:“可我确实没有关键客户,也没人脉,我……”

    “没有关键客户可以积累,没人脉可以拓展。”林奕然打断王爽,“马哥刚来ka也没关键客户,都是现积累的。他现在有两个4s店,到日子就给钱。”

    7月接连应酬,林奕然过得昏天黑地,扫了眼日历,似如梦初醒:“马哥的4s店每月20号固定回款,你一会儿可以问问他今天收没收钱,把这表格数据改一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