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节(2/3)
书房的门紧闭着,偶尔有女子愉悦的笑声传出。
说到真心处,大长公主隔着二人中间的小几,拉过了常岁宁一只手,轻轻拍了拍,笑着道:“说句你听来许觉得虚浮的话,打从在宣州见着你的头一眼起,我便觉甚投缘……仿佛许久前便见过,便是一家人似得。”
淮南道与江南西道相邻,友好互往,利在双方。
大长公主也并不戳破什么,千言万语化为了一句感叹:“忠勇侯真是天大的好福气……”
而常岁宁给她的“得当”感受,远不止此时,这个少年女郎,进退得当,深浅得当,真诚与界限同样得当……
常岁宁倒不知自己区区一州刺史,竟有这样大的面子,能让向来心高气傲的宣安大长公主亲自前来,且是两回,且是私下——
宣安大长公主隐有察觉她的“详略得当”之处,心下生出两分柔软感受。
年后初三,暗下留在江都过年的宣安大长公主即动身回了宣州处理事务,只是约五六日前,再次赶来了江都。
噢,倒也不是他捡的,是她那侄儿李效捡回来的,只是他祖坟冒青烟,这宝贝辗转落到了他手中而已。
这样一个天大的宝贝,凭什么就叫这莽夫给捡到了?
宴散后,常岁宁留了宣安大长公主单独说话。
但转念一想,面前的女孩子,身上又有哪一处,是这般年岁的寻常女郎能做到的?
常岁宁真切地笑着道:“我见殿下,亦亲如自家长辈一般。”
大长公主甚至觉得,对方对她的秘密已有察觉,只是未曾深究而已。
“还说那些不值一提的作甚。”大长公主一笑,面容舒展:“往后我们小小宣州,还要劳烦常节使多多照拂了。”
常岁宁听在耳中,并不觉得虚浮。
廊下挂着的纸皮灯,在夜色中随风轻动。
这本不是这般年岁的女郎该有的分寸。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底也知常岁宁疲惫,纵是再如何投缘,宣安大长公主也未有久留,叮嘱了常岁宁好生歇息,便带着侍女离开了。
用大长公主的话来说,她估摸着常岁宁也该动身回江都了,所以特地再次赶来相贺。
大长公主颊边笑意更深几许。
一或是因为她本身,二或是因为阿鲤本身,亦或是二者并存。
常岁宁并未隐瞒自己去过了幽州,见过了兄长。此刻面对大长公主的关切,她心照不宣,将兄长近况告知,所言皆属实,但多谈常岁安的光鲜或有趣事迹,适当略去了较为凶险的那一部分。
于是常岁宁向大长公主道谢,连带着先前宣州诸多相助之举。
“殿下折煞我了。”常岁宁笑着道:“殿下诸多雪中送炭之举,晚辈自当铭记于心。”
但这面子既送到了她面前,她也没有拆穿的道理就是了。
说到常岁安,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大长公主似偶然问起一般,打听了两句常岁安的近况。
大长公主一双笑眼落在常岁宁脸上:“也不知怎的,就有了这说不清的似曾相识的错觉。”
大长公主有此“错觉”,或有两重原因。
哪怕知道那些举动多是因常阔和常岁安之故,但常岁宁私心里,也是很愿意承这份人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