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节(2/3)

    常岁安此一封信所过之处,也不乏议论此事的声音。

    元祥忍不住找到孟列:“孟东家……此事并非我走漏!”

    王岳听在耳中,也忍不住心思浮动起来,然而转头看向好友,却见好友依旧稳重如常,不禁低声问:“老钱,你便丝毫不好奇大人的身世吗?”

    什么意思?又有第二个姚廷尉出现了?

    骆观临头也不抬地道:“谣传而已,你竟也信。”

    这个答案让元祥如释重负,只觉嘴巴上贴着的噤声咒被彻底解除。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房中有着一瞬的寂静,正帮姚冉打下手的骆泽也呆住了。

    元祥:“?!”

    江都刺史府中,众人私下也在揣测自家大人的真正身世。

    “大人这私产……是由何处而来?”王岳脸上的惊惑之色难消。

    至于具体究竟富有到了何等程度,以及这份富有究竟由何而起,那便不得而知了。

    常岁安很是惊慌,连忙写信送往江都,向阿爹求证此事。

    常岁安刚睁开眼睛,便听到军中到处都在谈论那七百万贯之事,此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是个秘密,而同样“瞒不住”的,还有有关常岁宁身世的猜测……

    姚冉只道:“乃大人私产。”

    骆观临闻言笔下一顿,抬头看向姚冉。

    彼时,姚冉看向孟列,只觉宛若一座行走的银库。

    姚冉将二人的对话听在耳中,想了想,还是开口道:“此事并非谣传。”

    他对自家大人的贫穷,一贯还是很有信心的。

    大人应是未有特意将此事告知二位先生,但她是知晓的,而她若任由二位先生、尤其是心眼较窄的钱先生误解此事,却不出言提醒,那就涉及到刻意隐瞒了,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隔阂。

    因此,姚冉对自家大人如今的富有,是颇有些了解的。

    元祥松了口气,下一刻,只听孟列道:“是我走漏的。”

    创业未半而中道发家

    而此事传扬得沸沸扬扬之下,风声自然也流回了江都城中。

    姚冉作为常岁宁在刺史府内当之无愧的左膀右臂,也替常岁宁处理许多明面之下的事,常岁宁便给了她许多便宜行事之权,因此姚冉也是见过孟列的——在向姚冉引见孟列时,常岁宁对孟列的介绍甚是简洁明了:【此乃孟东家,我不在时,若刺史府内私库存银不足,便只管找他。】

    他承认他嘴巴快了点,但他仅悄悄告诉了玄策军里的自家人,这一路来,他可是守口如瓶的!

    元祥并不愚笨,冷静下来后细思此事,在“孟东家是个表里不一的大嘴巴”,以及“孟东家此举另有用意”之间,便更加倾向于后者。

    常岁安:“?”

    “自然皆是谣传。”骆观临淡声道:“大人何来的七百万贯。”

    还是说,他妹妹果真要成别人家的了?

    好在孟东家看起来很信得过他的为人,当即点了头:“我知道。”

    但很快,骆观临的这份信心便被突然打碎。

    迎着骆观临及王岳的目光,姚冉道:“大人以七百万贯相资北境,乃是实情。”

    “何为谣传?”王岳:“七百万贯以资北境?还是大人的身世之谜?”

    一时间,淮南道节度使常岁宁的身世之谜,赫然已成为时下一大热点。

    骆观临极快地皱了下眉,回过神问:“如此数目,从何而来?”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