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节(2/3)

    骆观临无声中拧起了眉,片刻,向常岁宁问道:“大人从申洲带回来的那名刺客,是否已经招出幕后之人?”

    大约便和当初她领兵抵御倭寇时一样,对方信她能赢,哪怕过程“辛苦”一些。

    这算是对大人能力的信任,还是试探?亦或是,欲以大人为饵,顺势借大人之手除去一些异敌?

    骆观临想再问一句是何人,但话到嘴边又顿住了,有些事大人未必想与他明言,她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姚冉无法简单判断对与错,可是莫名地,她并不希望自家大人这样任人摆布安排。

    骆观临微惊。

    这些算计,并非此次入京的主要,或只是捎带着的,横竖她向来“好用”。

    对方也深知,若入京途中有人对她出手,依照她的性情必不会善罢甘休,到时朝廷也大可以出面为她“主持公道”,师出有名地追究背后动手之人。

    还未真正达成共识,便已然开始“物尽其用”……这就是君王之道吗?

    姚冉短短瞬间想了许多,但她并不觉得是自己多疑,这一路来,每每所触及到的人心权势搏斗,从未让她觉得自己多虑过,反而总教她意识到自己依旧过于浅薄天真。

    “是,因今岁荔枝而待我更生杀心者,必然不在少数。”常岁宁淡声说道。

    姚冉似也想到了后一层用意,心中微惊,道:“大人倘若入京,即便圣人‘不疑’,但途中却难保不会有其他人借机对大人大利……”

    常岁宁当场下了结论,见那已然放弃否认的女刺客心如死灰地闭上眼睛,便抬手让人给了她一个痛快的死法。

    常岁宁带回的那名女刺客,关押受刑之下也迟迟未有吐露幕后主使,待到昨日,已近奄奄一息,神志也已到了涣散边缘。

    这时,常岁宁将从密室中薅了一个人出来,押到了那紫衣女刺客面前。

    毕竟做阿娘的先送了荔枝来,表达了偏爱与弥补之心,而今又染疾不明,处境不定,做女儿的怎么着也该力排万难回去看一眼才对。

    樊偶咬紧了牙,这已是她第二回这样用他了……借他来诈荣王府的人。

    在她的感受中,这样的路,与大人并不相称。

    这些“其他人”,自然是指与女帝敌对的势力。

    而这些微变动,已足够说明答案。

    这且是旁人所不知的禁锢,而仅仅是世人可见的,也足以压她一压了——君王如此厚爱信赖,她却拒绝回京,岂非狼心狗肺,丝毫不知感念帝恩?

    常岁宁转过身之际,称赞地拍了拍樊偶的肩膀:【还真是好用啊,不枉我当初费心将你带上。】

    她相信那位帝王不欲杀她,但对方必也料得到这份由荔枝而彰显的皇恩与偏爱,将会在她上京途中增添多少杀机——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且又让这个“孩子”成为四下瞩目的焦点,那荔枝既是恩赏,也如同某种烙印,仿佛在向各处宣告这份君臣“紧密”的关系。

    大人此一去,委实凶险重重。

    精神与肉体皆接近崩溃的女刺客在见到来人的一瞬间,神情有了细微的变动。

    王岳几人也变了脸色。

    常岁宁点头:“招了,昨日刚松的口。”

    但下一刻,却听常岁宁主动道:“是荣王府。”

    姚冉不禁想,天子分明有意重用大人,但以如此方式令大人归京,可曾想过大人的处境会如何凶险?还是说,在帝王眼中,能在这层层凶险中,活着走到她面前的,才是真正值得重用的人?

    但这些话,姚冉无法说出口。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