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节(2/3)

    换而言之,太原及整个并州皆在这位戴长史的总领之下,而如此身份之人在前为节使引路,无疑代表着太原城最高的礼待与敬畏。

    戴长史是个心思细腻的文人,虽已步入中年,仍保留着簪花的风雅爱好。

    “岂敢!”戴从直起身时,这才真正看清眼前女子的面容与气质。

    “六哥……”圆胖少年哽咽着问:“前路果真还会好吗?”

    一旁,元祥将一只手熟稔随意地搭在了戴长史肩上,笑着问:“许久不见,长史今日怎未簪花了?”

    几名侍女轮流跑了好些个来回,这一趟,终于得以气喘吁吁地道:“……夫人,到了,人到了!”

    常岁宁已在并州大都督府外下马。

    她曾听崔璟提起过戴从,言辞间甚为赞誉。

    时下大都督一职多为遥领,真正料理督府事务的人乃是府上长史,居此职者,官从三品,掌督府实务。

    这时,大都督府外相候之人已经快步迎上前来。

    常岁宁亦含笑抬手:“戴长史,久闻大名。”

    常岁宁下马之际,那群人当中的为首者抬手深深施礼,姿态恭敬:“在下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戴从,恭候常节使多时了。”

    其余的少年人也忍下眼泪,纷纷效仿:“走着!”

    偏是此时,一贯更没规矩的崔琅跟了上来,在确认了戴长史的身份之后,便连声道谢:“……当初若非长史相助,家中族人便无法安然迁至太原!这些时日来,族人在此打搅良多,有劳长史费心照拂了!”

    刚在椅中坐下的卢氏双眼一亮,也连忙起身,脚下飞快地往前院迎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名纨绔少年也学着崔琅一样甩袖,将双手背在身后,咧嘴应和道:“听六哥的,走着!”

    所幸近日天气晴好,日日总有暖阳驱散几分寒气。

    倒反天罡

    元祥与荠菜很快带人跟上,留有百余名铁骑等候在府门外分列两侧。

    荠菜跟在常岁宁身后,看着一路上行礼之人,视线不由落在了那位戴长史身上。

    这可是常节使头一回来家里,当众嘀咕这些闲话,显得多不沉稳,多没规矩。

    戴长史面上依旧挂着得体的淡笑,不着痕迹地拿下元祥的手,轻咳一声不曾接话,并拿提醒的眼神看了元祥一眼。

    少年人们身姿或挺拔,或透着不羁之气,或负手独行,或勾肩搭背,带着几分混不吝、全不怕的乐观决心,相伴着走出了这残破之地。

    闻得此言,一旁的崔棠,快步奔走了出去。

    “有劳。”常岁宁抬腿,脚步轻盈从容地迈上门前石阶。

    常岁宁下马之前,坐于马背之上,定睛看了看那庄严肃穆的府门之上高悬着的“并州大都督府”匾额。

    坐落于太原西南处的并州大都督府内,卢氏抱着一只手炉,来回地踱步,让侍女不时便去前院打听消息。

    荠菜将戴长史的恭敬态度看在眼中,心中悄然思索分辨着——这位长史同她家节使头一遭见面,此时能做到这般地步,多半是事先得到了什么交待。

    跟随在侧的元祥也下意识地看去,见得这醒目的六个大字,心中不由升起亲切感受。

    腊月里的太原,空气中透着干燥的冷意。

    “管它呢!”崔琅甩袖负手:“走着就是了!”

    很快,崔琅等人的车马停稳,崔家众人下得车来,走上前去,也被引进了府内。

    当夜,常岁宁率一队轻骑,带上崔琅等人,秘密离开了邢州,往西面并州太原方向而去。

    戴从眼底闪过一丝快到看不清的讶异,侧身让至一旁,抬手恭敬地相请:“节使,请——”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