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1/3)

    至于王随、盛度,差不多属于庸官一流,基本上不干事儿,权力都被吕夷简、王曾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宋绶蔡齐抢占,也说不出什么东西来。

    见这一幕,晏殊给急了。

    事实上晏殊亦是吕夷简一党,他和吕夷简曾经在刘娥时期共事多年,早有友谊,且之前惹怒赵祯没被一撸到底,现在还能回来,全靠吕夷简帮助。

    因此晏殊与吕夷简关系非常不错。

    甚至《宋史》记载,晏殊的女婿富弼,还曾经怒骂“晏殊奸邪,党吕夷简以欺陛下”,可见二人也属于朋党关系。

    现在吕夷简落难,晏殊不能不帮。

    他很聪明,脑子灵活,几乎是在这一刹那,就想到了一个主意,对赵祯道:“官家,我有办法。”

    赵祯现在也不想失去吕夷简,连忙问道:“同叔公有何办法?”

    “遇事不决问赵骏!”

    晏殊说道。

    “赵骏?怎么问?难道问他朕要提拔范仲淹为陕西路转运使,然后他刚好上了《百官图》,朕又不想让吕公罢相吗?”

    赵祯自嘲一笑,这是历史上没有的事,那样的话跟赵骏明着说他现在就处于宋朝有什么区别?

    晏殊沉声道:“我观赵骏对吕相评价还不错,我们将赵骏的来历告知范仲淹,带他去范仲淹那听听赵骏对这件事情的评价不就好了吗?若是赵骏觉得范仲淹不对,范仲淹也当心服口服。”

    王曾忍不住说道:“你之前还说赵骏觉得范仲淹是个牛脾气,就算范仲淹能接受赵骏的意见,他现在已经上了《百官图》,那还能收回来不成?”

    晏殊说道:“臣以为只要范仲淹接受,到时候先将他贬官,届时再由吕相举荐他为陕西路转运使,范仲淹只要上书说当初错怪了吕相,这岂不是吕相任人以贤,而非任人以亲的明证?”

    宋绶也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只有让范仲淹明白他是错的,让他自己将弹劾收回去,哪怕将他一时贬官,将来再让吕相提拔他便可,也能堵天下悠悠之口。”

    听到这句话,赵祯大喜道:“同叔公不愧自幼便聪慧,传吕夷简范仲淹。”

    “传吕夷简范仲淹。”

    当下宦官王守忠便出去把在左右内殿的吕夷简和范仲淹叫到了后殿。

    后殿内,赵祯坐在龙椅上,下方几个人都站着。

    范仲淹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皇帝要让他在内殿详谈,但他也不惧怕与吕夷简继续对峙,正气凛然地进来行礼:“陛下。”

    赵祯认真地看着他,倏地忽然叹气道:“希文公,你与吕相皆为朕的肱股,又何必内斗呢?”

    范仲淹昂首挺胸道:“臣并不是想内斗,而是抨击奸臣,以防奸臣误国!”

    “那我问问你,吕相如何是奸臣了?”

    赵祯反问道。

    范仲淹回答道:“吕夷简权倾朝野,任人唯亲,这便是奸臣!”

    赵祯想了想道:“希文公,如果说,朕是说如果,要是有一个一千年后来的人,他熟知我们的历史,知道你我所有人的结局,你会相信他说的话吗?”

    “陛下,此事过于荒谬。”范仲淹坚定地摇摇头说道:“臣绝不会信。”

    “但确实有这样一个人,是数日前在皇宫后苑发现的,不知道怎么从一千年后来了大宋。”

    晏殊说道:“他早上跟我说,范仲淹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倔,上百官图,搞得自己狼狈被贬,还曾经写《灵乌赋》,里面有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我得知此事,急忙来垂拱殿,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灵乌赋》?

    范仲淹一头雾水,他自然不知道这是自己明年被贬去饶州之后才写的东西,不过里面那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确实是他能写出来的句子,令他很是动容。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