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2/3)

    之后就是顺理成章,开启工业革命,然后国家迅速崛起,称霸东方,脚踹西夏,拳打辽国。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再殖民全球,成为世界霸主,赤旗插满蓝星!

    另外就是既然冗兵问题短时间无法解决,那就先提拔给力的将领。

    比如他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就定了一个大概的规划。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

    每年科举新进士,基本上都授予这两个官职。

    在这一刻,赵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恶意。

    比如交引法就是冗费之一,三相三参都认为要全力支持李谘见钱法,进行有效整改。

    很快,到五月中的时候,从赵骏到大宋已经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这几日朝堂又发生了一点小变化。

    至于缺钱的问题,就需要盛度加大力度,尽快把交子务搞出来,迅速吸纳现金入国库,解决国库的亏损。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就给自己画大饼的宏伟蓝图,要是赵骏听到的话,估计得乐得肚子疼。

    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嘴强,还是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案。

    本来是指望在赵骏眼睛好之前,做出点政绩让后人看看,告诉他自己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差。

    赵祯问。

    比如狄青,让他先带少数兵马,训练出一批精锐士卒来,等将来与西夏开战,也总不能太被动。

    这帮人展望未来,想得倒是挺美。

    合着赵骏眼睛没好,大宋还是啥事都做不成呗?

    而宋朝则非常奇葩,不是一正几副的问题,而是十几个正,几十个副的问题。

    我他妈!

    至少猪还能吃。

    于是接下来几天,赵祯等人除了去赵骏那听课以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忙活这些大事,反倒是晏殊因为妻子的病情,请了几天假一直没过来。

    “要不……”

    看来这帮人,以后是指望不上了!

    那要你们这群人有锤子用!

    “要不什么?”

    还有开封府判官、开封府推官也多的是,因为不少都是兼职官,挂个名,职权划分并不明晰。

    还不如养几条猪呢。

    只要大宋的武力能够抵挡住辽国和西夏的进攻就好,不奢求能够立即灭夏破辽,这样他们就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腾出手来,解决内部问题。

    大宋君臣们在观稼殿内开了一个下午的会,虽然大部分事情都要赵骏眼睛恢复之后才能做,但也不是真什么都没谈成。

    宋代官员可以说多如牛毛,后世我国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一般是在一正六到十副之间,正常情况下都是一正六副的样子。

    三司使并非一人只手遮天,而是有副使钳制。

    吕夷简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要不还是等赵骏眼睛复明之后再说吧。”

    比如将作监丞、大理评事这些玩意儿,估摸着汴梁得有数百。

    首先是晏殊罢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改为户部尚书兼三司副使。

    首先是等赵骏眼睛恢复之后,看他能不能帮助大宋解决三冗问题,强盛国家,发展大宋的武力。

    如三冗之害、税收制度,财政支出、教育改革等等,到时候一边可以派出船队出海寻找橡胶和石油,一边让赵骏帮忙补上缺失的科学体系问题,寻找到理科中缺少的推导部分。

    当然。

    结果手底下的大臣们面对困境,一个个束手无策。

    吕夷简这句话,当场差点让赵祯尿了。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