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2/2)

    吕夷简低着头看了眼手边的公文,“话说回来,我们好像已经很久没像以前那样,跟在赵骏身边听新东西了,以前的那些东西翻来覆去,也了解得差不多。我们总是在担心汉人被奴役,但现在看来,其实是我们自己在奴役我们自己。”

    王曾猛然惊醒。

    因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就不可能拿赵骏怎么样。

    所以吕夷简确实有些后悔了,后悔不该设计赵骏,全力支持他,结个善缘,说不好人家会放过自己的子孙后代呢?

    他们越说动官家,官家也会越被赵骏说动。跟自家子孙后代以及大宋帝国比起来,士大夫阶级本身就不重要了。

    “还记得我们当初说过的话吗?他要历练,还是需要我们协助。”

    那是一份江西路又发生叛乱的公文,石城民张健因不满苛捐杂税,率众起义。

    “都有吧。”

    现在赵骏这是打算把皇城司的权柄遍布全国,如果全国官员都被他查一遍,怕是有大量官员落马。

    吕夷简苦笑道:“那他最后不还是会支持范希文庆历新政的吗?你说……他会不会就是趁着现在在为范希文清理障碍?”

    现在他们与赵骏还有官家的关系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状况。

    “你的意思是?”

    “是我没错,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王曾嗤笑起来:“是不是你吕家底子不干净,害怕赵骏查到?”

    王曾略有些调侃意味地说道:“就是不知道吕公是在后悔当初不应该让赵骏出宫,还是后悔现在赵骏没有按照吕公的意愿在走,害得吕公失了两个侄儿。”

    问题是当初赵骏是口嗨,等到了大宋,见到了一些事,一些人,改变了他。已经从口嗨变成了实际行动,这就让吕夷简和王曾更加恐惧和担忧。

    要是赵骏出了什么意外,谁也不知道官家会做出什么事来。

    “我想再奏请官家,让赵骏干脆来政事堂,这样将他留在我们身边,就不会再有心思去做别的事了。”

    王曾思索过后,反问道:“官家那边说也说过了,劝也劝过了,可他还是被赵骏说服,皇城司的权柄收得回来吗?”

    “你想多了,赵骏不会留在政事堂,现在看他的手段,杀伐果断,以雷霆之势扫平了开封府,你觉得他还需要历练吗?”

    他们作为知情人,官家就不可能让他们流落到外面去,也不可能让他们离开这个中枢范围。

    “你想怎么做?”

    即便这个过程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可庆历新政也是几年后的事情。

    大宋十个官里有六七八个贪污腐败。

    是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怎么,这是打算向赵骏释放出一些善意吗?看来吕公是真的后悔了。”

    王曾开口说道:“现在事儿已经做下了,就暂且先忍着吧。说不好他清理一些贪官污吏,也是件好事。”

    “说到底你是不是怕了?”

    所以正因赵骏的存在,他们也还能存在。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初就劝官家,干脆给赵骏一个别的头衔,诸如御赐状元或者奇才之类,直接让他做整体规划。也好过现在人家执掌皇城司,对官僚士大夫举起了手中的屠刀。

    “不管你怎么说,我都是为了大宋。”

    “那又怎么样呢?”

    虽然这次起义很快就被平定,犹如大宋无数次起义里的一朵浪花一样,没有造成任何波澜,甚至在史书里都没怎么提起。

    如今还能在相位上好好呆着,就是有赵骏在中间维系。

    就算赵骏闹得天翻地覆,他们也只能被迫忍让,或者找官家寻求帮忙,或者在背后做点其它小动作。

    “那当初又是谁说赵骏还年轻,还需要历练,让他进的官场?”

    但至少也在给吕夷简另外一个信号——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那历史依旧会遵循它的轨迹去走。

    想到这里,一时间王曾脑袋嗡嗡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据赵骏所说,历史上他们这一批人在最近两年内都会被换下去。

    “这!”

    可照目前的情况,他们真的能说动官家吗?做小动作就能阻拦住赵骏的脚步吗?

    到时候他们的基本盘还是得崩塌。

    一旦赵骏悄无声息地在几年时间内搞了大批官员落马,而范仲淹也在这个时间段拉拢更多官员支持他的新政,将来岂不是新政还是会推广全国?

    “所以我问你,我们是不是一开始就做错了。”

    吕夷简说道:“要是我们一开始就全力支持赵骏,他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