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3/3)

    “现在大宋内忧外患,正需要吕相来独断纲乾!”

    “呵呵,范希文说得不错,吕夷简正是奸相也,以往也不过是提拔门人弟子,让满朝皆是其子弟,如今居然欺瞒官家,还想妄上夺权,居心何在?”

    “杜衍,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你心里清楚!”

    下面的百官们吵做一团,各个党派之间互相争斗,叫骂不迭。

    虽说吕党在朝中势力不小,可毕竟不能只手遮天,内部也有不少政敌,所以吕夷简的建议迅速遭到百官攻讦,即便吕党维护,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叮叮叮叮!”

    王守忠敲响了铜钲,清脆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垂拱殿。

    百官们慢慢安静下来。

    “好了。”

    赵祯沉声道:“一个个在朝堂上争吵不休,成何体统?”

    工部侍郎杜衍说道:“官家,设丞相之事,乃贻害也,万不能再立!”

    “政制院的事情,是朕与诸位相公商议所置,为的是统筹全国大事,尔等不用争吵了。”

    赵祯环顾众人道:“朕意已决。”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王曾、王随、宋绶、蔡齐、盛度乃至晏殊和范仲淹,全都站了出来同意。

    这下就把百官们搞得更加傻眼。

    因为王曾和吕夷简向来不合,王随和盛度也不是吕党的人,范仲淹更是跟吕夷简死对头。

    怎么今天忽然他们全都站出来支持吕夷简啊,到底怎么回事?

    朝堂上陈尧佐、贾昌朝、王拱辰、章得象、陈执中、刘元瑜、李谘、王德用、程琳等其余三司、枢密院、御史台、六部等高官互相对视。

    他们其实也不一定和宰相成为团体,有些人还跟他们是政敌,但此时此刻,全都互相对视,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

    这些人不蠢,他们作为此时的高级官员,有些还在未来几年内陆续担任宰相或者副宰相,必然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嗅觉敏锐地很。

    官家和诸位相公最近几个月很反常,是他们早就注意到的事情。

    有些东西他们也希望能够问出来,但吕夷简他们闭门谢客,即便偶尔能见到,问他们什么事情也都不说,让他们很是担心。

    现在又看到眼下这个局面,就更加不解。因此一个个都不说话,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就看到赵祯点点头道:“传诏,自今日起设政制院,有知院一人,位在诸相之上。有同知六人,位比宰相,候补同知两人,位比副相。”

    “由吕夷简、王曾、王随、宋绶、蔡齐、盛度六位相公为同知政制院兼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晏殊为候补同知政制院兼户部尚书及三司副使,范仲淹为候补同知政制院兼权判开封府!”

    “至于知院……”

    赵祯停顿了一下,环顾下面,他看到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他。

    有人惊愕,有人纳闷,有人狂喜,也有人期待。

    因为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知政制院的人居然不是吕夷简,而是另有他人。

    如果连吕夷简以及其余相公都不能执掌这政制院的话,那是否意味着政制院的掌控者会在下面的这些人里选呢?

    一时间,下面的诸多计相、副计相、枢相、副枢相都激动起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