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1/3)

    人群里刘元瑜站了出来说道:“本官三司盐钱副使刘元瑜!”

    赵骏就对吴育说:“你脑子坏了吧,刘元瑜当初诬陷你在河南放高利贷,欺压百姓,恶你名声,你还跟他一起反对我?”

    吴育大怒看向刘元瑜道:“原来是你这小人害我清白!”

    当初他知县河南,本来政绩不错要往上调,结果在朝堂上被人弹劾,屡次不能升迁。因为在朝堂里没人,连是谁陷害他的都不知道。

    还是靠着之后过硬的政绩,这才步步艰难升迁到了太常寺,现在得知幕后真凶,让吴育非常愤怒。

    刘元瑜不满道:“那又如何?言官本就可以风闻奏事!”

    “风闻奏事不代表可以凭空诬人清白。”

    赵骏笑了笑道:“吴育,要我就忍不了这种小人。”

    “直娘贼!”

    吴育也是暴脾气,一拳砸在了刘元瑜的眼眶上,又狠狠地踹了一脚。

    刘元瑜猝不及防,被打倒在地,但很快爬起来,恶狠狠地道:“你敢打我?”

    说罢扑了上去,两人扭打在一起,场面一下子混乱起来。

    “叉出去!”

    赵祯都没眼看了,急忙挥挥手示意把人带走。

    反对者一下子就被带走三个。

    赵骏接着又看向下一人。

    要是别人,他肯定了解得没那么仔细。

    但这些御史言官就不一样了。

    当初他查了不少御史和谏官,想看看有没有跟韩家和马家勾结。

    结果就查出了好几个与对方有金钱交易往来。

    马家和韩家的案子到现在还没有完结。

    开封府和皇城司一起联手光汴梁七品以上的就抓了四十多个,七品以下的二百多个,比当初真宗时期的赵谏案涉及的官员还要多四倍有余。

    所以皇城司拿到的资料非常多。

    赵骏很多资料都只是粗略看了一眼,但对于官职比较大的那些还是颇为上心,因此记下了不少事。

    很快他就瓦解了反对派至少十二三个,其余人要么是那种没什么黑历史,没有把柄的,要么就算跟对方说道理,也无济于事者。如韩琦张奎之流。

    但随着反对派被瓦解,剩余的就只有零星几个还是不同意,已经没有什么朝堂力量,自然拿赵骏已经没什么办法。

    等到轻松摆平了这些反对派之后,赵骏环顾四周,最终把目光看向入群最多的中立派,问道:“今天我要当这个知政制院(话事人)还有谁赞成,谁反对?”

    场间默然。

    中间派的都是老奸巨猾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见识到赵骏轻松干掉了那些反对派,又怎么可能还愿意出头呢?

    即便是深恨吕夷简的夏竦,也都老老实实地站在人群当中没有说话。

    因为他们知道,赵骏能如此猖狂的缘由只有一个。

    那就是官家无比信任。

    官家信任。

    宰相全都支持,他们支不支持,已经无所谓了。

    未来,也许就是这个赵骏的天下!

    建立政制院框架

    早朝在喧闹中开始,又在沉默中结束。

    以往如果皇帝任性地任命一位非官僚士大夫阶级的人,往往会被整个官僚士大夫针对。

    比如目前的枢密副使王德用,这个人跟狄青一样,也是武将出身,遭到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打压,甚至还有人说他样貌独特,有皇帝之相,诬陷他可能造反的奇葩言论。

    这就导致王德用谨言慎行,平日里在庙堂上跟泥塑的菩萨一样,缄默其口,轻易不会发言,以免说错了话,就被文官集团群起而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