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节(2/2)

    这也是防止宰相滥用职权,私自调动各部门,从而引发国家性质的变动。

    旁边晏殊探过头道:“汉龙,上任转运使王雍刚病逝,杜杞才接任就把这么难的任务交给他,行不行啊。”

    等会。

    赵骏淡然一笑道:“我只是让江浙路那边不去管而已。”

    赵骏就给两浙路转运使杜杞写了封回信。

    众人皱起眉头。

    王曾淡淡地道:“现在全国很多青壮都被吸引,要么被朝廷招募修葺水渠,要么开垦荒地,纳入官田,些许地主,手下能有多少人?能翻得起什么风浪?”

    然而就在范仲淹准备批了劄子,这么进行回应的时候。

    “是。”

    可狄青却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那怎么能让老范领功呢?

    所以越是生产力足,人人吃得饱饭的时候,就越不可能出现造反起义的事情发生。

    “不什么?”

    “好了,你们俩就别争功了。”

    信写完之后,赵骏看了一遍,然后召来政制院值班的官吏,吩咐道:“让进奏院那边快些。”

    范仲淹随口说道。

    当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那好,我待会就批个回文,让江浙路那边派人弹压!”

    老范过来坐下,把手中的公文扔在桌上,手摸进铁桌里烤火说道:“刚才来的路上,遇到进奏院有个新过来的劄子,拿过来瞧瞧,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赵骏却眯起眼睛,淡淡地说道:“不!”

    “说的好像你多厉害一样,人家岳飞都快收复山河了,我都告诉你敌人是谁,敌人该怎么打我们了,你都没把西夏和辽国灭掉。”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主虽然握有不少粮食和人口,可也得手底下的人愿意跟着他们造反才行啊。

    “把这份回执公文交给杜杞。”

    越闹越大?

    他在一旁瞅着赵骏写信,内容都看清楚了。

    “能怎么处理,弹压足矣了。”

    赵骏翻着白眼。

    吕夷简咳嗽一声说道:“还是说说坏消息吧。”

    他的军事理论也就存在于理论。

    本来政制院回执公文都是要其他宰相过目的,路部级以上的事情处理至少得五个宰相以上看了签字才行,州级需要两个宰相商议,只有县以下,宰相才能独立做主。

    还是一如既往地狠辣啊。

    这什么意思?

    范仲淹笑道:“我看到江浙路司台上的折子,说有不少地主正在串联,打算向朝廷一起抗议新政的事情,江浙路转运使问我们该怎么处理。”

    汉龙。

    翌日,上午辰时。

    双刃剑

    不去管岂不是闹得越闹越大?

    赵骏看向老范道:“这劄子我待会来批。”

    “你这话说的,你教兵法有什么用,还得我带着他出去打仗才能成长起来。”

    但赵骏是个例外,他可以不经过其他宰相直接以知院身份强制下达执行命令,从路部级到州府级乃至县镇级,甚至很多重要公文必须要有他签字才行。

    吕夷简嗅出了味道,警惕地看向他道:“汉龙,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大动作?”

    吏员把信拿走。

    “你说的轻松……”

    众人纳闷地看向他。

    “坏消息……”

    “能有什么大动作?”

    几年庆历新政下来,生产力如今大大提升,即便全国各地有灾祸,朝廷也有能力第一时间进行赈灾,不至于出现饿死的情况。

    本来这件事虽然是坏消息,可也确实不是什么大事。

    不去管?

    “你想干嘛?”

    “你就不能一次性说完?”

    虽然熟读伟人兵书,奈何实际操作估计拉垮得狠,自己也不敢真上阵。

    所以有的时候经常是赵骏乾纲独断,一些大事就直接个人拍板,比以前的吕夷简还过分。

    起义也需要各种原因的,老百姓要是生活富足安康,有口饭吃,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

    所有人的目光向赵骏看齐,若有所思。

    信的内容其实不多,除了一些叮嘱和吩咐以外,最后面就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先礼后兵。

    “不派人弹压!”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