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节(2/3)
此刻宋国京东东路登州,呼啸的海风吹拂,令船杆上的旗帜猎猎作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大宋已经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级阶段,钢铁产量剧增,自然能够做到这一点。
卓啰城外景泰眺望着远方,西北到了晚秋初冬时节居然下起了小雪,雪中夹杂着小冰雹簌簌地扑面而来,打在人的脸上又很快化去,变成了丝丝缕缕的雨滴。
也就是辽国运气不错,选择的时间节点是此时蒸汽动力才刚刚使用的阶段,而不是普及阶段。否则现在出海的就不是几十艘木制远洋帆船,而是铁甲舰了。
然而最终西夏人在山峦是的布置却很快沦陷,宋军派小股部队迂回入山,从后面偷袭了西夏人的营地,取得了胜利。
一旦敌人从身后来袭,炮兵阵地就变成了一个活靶子,很快就被宋军一路穷追猛打,连破数座山顶的营垒。
此时的宋军几乎已经野战无敌,火炮在山上虽然很有威力,可丘陵山峦里有大量的丛林,宋军侦察好地形之后,直接潜入山里,开始向着山峦发起了猛烈攻势。
而且不止是南京,在前年耶律宗真又设立西京道,大同府为治所,在边境也陈兵十余万,如此可以说辽国大半的兵力都已经出现在了宋辽边境。
船舱无数水手猛蹬铁镫子,哗啦啦的铁链声音作响,在人力催动下,船只两侧船轮开始徐徐滚动,带动船只前行。
但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西夏军的大炮瞄准的方向是南方的宋军营地,然而他们没有宋军的那种小钢炮,导致两千多斤的大炮转向极为困难,灵活度大大降低。
主力部队分批悄然南下,这个时候的辽国南京已经拥有二十余万部队,甚至数量还在继续往上涨。
位于后世甘肃永登县以南柳树镇一带的卓啰城被两侧高山夹在其中,山岭西侧离东侧约五公里,这就意味着宋军在两侧山峦上架起大炮,就能威胁整个城池。
山峦环绕的避风港中,数十艘巨大的船只扬起了风帆。
会议结束之后,耶律宗真亲自去布防。
不过西夏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在两侧山峦上同样布置了防卫力量,而且西夏本土也有火炮,导致宋军忌惮,一时间没有莽撞进攻。
与此同时,早在九月底,西北方向的宋夏战争,也已经接近白热化阶段。
狄青秘密前往河北渤海县,调集河北滨州海军、山东登州海军,两支海军舰队总共三万余人,扬帆出海。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边
十月四日,范仲淹抵达了宋国北京大名府,随即开始调动整个河北路的军队,把平时驻扎在河北路各州的禁军集中起来,向边境开赴。
九月下旬,大宋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杀到了西夏占据的邈川城下,以及西夏本土地盘的卓啰城外。
此次南下,他做足了准备,为了防止被宋国内应察觉,辽国表面上大股人马都往东京辽阳府去了,实则只是虚晃一枪。
这种行船方式原理跟自行车差不多,但古代钢铁技术不发达,很难做得出能承受住如此大力量的铁链。并且在技术上也不太容易实现。
而就在耶律宗真排兵布阵,准备抵御来犯的宋军时。
明明是中午时分,天色却宛如傍晚黄昏之时,阴沉沉的看向远端却犹如在看一片灰蒙蒙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