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节(3/3)

    赵祯呼吸急促起来,急忙说道:“准奏!”

    这一番话让下面诸多臣子一头雾水。

    啥玩意儿?

    全面制裁?

    怎么个制裁法?

    “那臣就拟个章程出来。”

    赵骏点点头。

    “额……”

    兵部尚书富弼有些迟疑问道:“下官不解,知院能否告诉我等,何为全面制裁?”

    “现在为了保密,具体内容还不能让大家知道,不过大家以后很快就会明白的。”

    赵骏笑了笑道。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全面经济封锁。

    辽国和西夏在开战前是有过一段短暂的国力辉煌的。

    像西夏不仅承接了大宋的贸易,同时还当了西域与大宋之间的中转桥梁,因此转得盆满钵满。

    辽国那边则接收了大宋与日本之间的贸易,辽国的特产不仅被宋国商人卖到大宋,同时还远售到了高丽、日本等国家。

    而这四个国家又作为原材料生产地将大量矿产、树木、牲畜等资源卖给大宋,自然也是从大宋这里拿到了很多钱。

    这些钱被西夏和辽国用来大量购置铁、硫磺等物品,生产武器装备,火药火炮等物品,从而进入军备竞赛中。

    但其民间还存有大量的宋铜钱。

    一旦大宋封锁贸易,拒绝与二国互市,那么顷刻间两国的宋铜钱就变成了废铜,它的价值将一文不值。

    并且国内也会因为缺少大宋的基本生活物资输送而陷入极大的困境。

    说一夜之间让辽国和西夏经济崩溃,民生困顿或许有些夸张,但一两年内,让他们国力一落千丈还是能做到。

    到时候大宋也差不多可以全面出兵,直取西夏和辽国,收取两国国土,让赵祯再高兴高兴了。

    “好了,那今天就谈谈第二件大事,政制院该选的事情。”

    赵骏话音刚落,后方那群深红袍子大臣的呼吸,全都开始急促了起来。

    政制院党派划分

    听到赵骏的话,台下诸多大臣,面色呼吸急促,表情不一。

    眼下因为任期或者犯事等缘故,以前的那一批一级机构的主官早就大变样。

    比如原财政部尚书程琳由于犯法被革除,现在的财政部尚书是夏竦。

    原工部尚书韩琚病逝之后换成了贾昌朝,但贾昌朝以前是教育部尚书,于是教育部尚书又改成了章德象。

    章德象之前是兵部尚书,被范仲淹举荐的富弼取代,还有审刑院,也就是现在的监察院被提到了正二品之后,就由韩琦担任。

    上一任御史中丞郑戬任期同样到期,被调到了大理寺当大理寺卿。新任御史中丞是赵骏在淮南收的小弟杨告,他资历老又听话,自然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还有包拯身为开封府尹,赵骏把开封府尹的品级自从四品提到了正二品,同时兼任政制院候补同知之后,他也一下子位列最高级大员的行列。

    因此现在这些一级机构的主官当中还是有不少新面孔,政治舞台和政治生态也和五年前大变了模样。

    不过还是有老面孔存在。

    如章德象、李若谷、叶清臣、陈执中、胡宿、李谘、杜衍等人。

    只不过由于任期关系,又被调到了其它岗位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