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节(2/3)

    清晨时分,今日下起了秋雨。

    可惜豪放派公认的开山鼻祖现在还只是个十岁小孩,不然的话少不得让苏轼来提上一笔。

    直到宪法下达之后,他们才觉得有点不对劲。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国歌的话就相对简单一些。

    事实上如今的君主专制也算是君主立宪下的二元君主制,还没有完全君主立宪而已。

    等到差不多到辰时四刻至辰时五刻,距离早朝结束还有二十来分钟的时候,总算是把每日早朝的工作禀报完。

    而前者的情况极少,后者的情况最多,因此赵祯就打算宣布。

    因为昨天下午崇政殿开会的时候,赵骏他们就谈过这个问题。

    外面淅淅沥沥的雨水落下,前日老天爷还算给面子,天朗气清,百姓们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毕竟他是婉约派,词风比较婉转含蓄,而国歌需要的是豪迈大气,自然不能清调柔美,只能另找他人。

    到昨天晚上开始就下起了雨,下了一整夜,今天早上还没有停,不过雨倒是小了许多。

    因为宪法当中有不少约束官员权力,对官员监督的内容。

    因为这意味着赵祯也参与进国事,而不是完全被架空,所以该有的仪式还是不能少。

    何况国旗、国徽一类也显得正式,为大宋平添了几分仪式感。

    赵祯其实也猜到了。

    随着王守忠一声高昂的呐喊,今天的早朝就开始了。    各部尚书就纷纷向皇帝禀报政务。

    但光汇报政务就占去了大半。

    因此在八月十七日早朝的时候,就有官员提出反对意见。

    因而最后找了位汴梁写曲的大家,又让人填了词,几番修改,一首曲调恢弘,气势磅礴的歌曲出炉。

    新法下达之后,百官们倒是觉得新鲜,却并没有反对的声音。

    “你说吧。”

    赵骏也没有去抄后世的歌,而是让宋人自己写。

    中秋节在北宋只有一天假,不像十二月到一月足足四十多天假期,大臣们也有了状态,一个个精神抖擞地站在殿内。

    本来填词的任务晏殊想来,但他写了几次赵骏都不满意。

    显然这会让官员们觉得很不舒服。

    毕竟这跟他们无关。

    这个时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讨论其它事情,另外一个就是赵祯宣布提前退朝。

    虽然很浪费时间,然而这个过程却不能省略。

    早朝按规定是从辰时初到辰时末,也就是一个时辰的时间。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同知开封府杨伟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奏。”

    自从上朝改为辰时之后,百官们的生活都阳间了许多。毕竟凌晨三四点钟上朝,也确实有点反人类了一点。

    因为君主专制是国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君主手里,而现在大宋的国家权力掌握在政制院手里,因此可以说如今算是半君主专制,半君主立宪。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后就是一连串的宪法、新规、章程之类,奠定了大宋从封建制度国家过渡转变到如今君主专制的现代化国家。

    里面的内容并未涉及到百官们的利益,只是把以前很多事情摆在了明面上,放进了法律里。

    主要在于宋代的歌曲和后世的歌曲是两个概念,拿后世的歌过来,当时的人可能会听不懂,或者说t不到歌词的意思。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