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节(2/2)

    赵骏扶额,揉搓着太阳穴,在纸上关于冤假错案系列问题先画了个圈。

    众人稍作休整,三百人把周围几个茶摊空位全给坐满,甚至有不少人没座位,只能拿着凉茶去路边蹲着,偶尔马车路过,扬了一脸灰尘。

    赵骏说道:“可问题是很难抓到人,汲县那件事,若非我们遇到,你们说一般的商旅能活着去告状吗?”

    杨告说道:“自当杀一儆百!”

    赵骏坐在最中间的位置,王安石见他这几日一直拿铅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好奇问道:“知院是在记录什么吗?”

    说着他又对众人道:“刚好,差不多已经列了不少了,你们来帮我分析分析。”

    王安石沉思道:“下官以为若是两害的话,不如取其轻。”    赵骏来了兴趣,问道:“哦?什么意思?”

    王安石说道:“相比于地方官府没有查案动力,找不到线索就干脆不找,以至于凶案频发,还不如逼着他们去做。”

    “即便冤假错案频发,也比官府不努力追查凶手,导致那些凶手逍遥法外,得意之下屡次作案,以至凶案频发强啊。”

    “也是。”

    杨告一想也是,人都抓不着,更别提什么重典。

    “这就是朝廷难做的地方,也是我列出的另外一个问题。”

    “用重典没错。”

    赵骏双手一摊道:“官府就连花钱办事的人都找替死鬼,如果朝廷督令他们遇到这种案子必须破,必须找到罪犯,那为了完成任务,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受到牵连。”

    如果上级再要求他们命案必须侦破,那么只有两种结果。

    然后人在狱中忽然“暴病而亡”,到时候死无对证,“凶手”认罪之后突发恶疾去世了,这样死者凶手都没了,直接结案。

    他环顾众人。

    “是啊,我已经责令追究之前官吏的责任,但追究责任是次要的,因为这很能凸显出一个问题!”

    更有可能,干脆先随便找个替死鬼关起来,各种伪造口供、手印,把替死鬼的罪名坐实。

    苏涣说道:“或许可以让当地官府暗中调查,对案发周边的村庄采取怀疑态度,朝廷也可以发明文要求各地对这种案子必须破,以表示朝廷对盗匪频发的情况重视。”

    “额”

    “为何?”

    在这个刑侦技术落后的年代,遇到那种毫无线索的案子,对于办案人员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

    赵骏皱眉问道:“那冤假错案怎么办?”

    “还有这种事情?”

    一个全国性盗匪事件,一个冤假错案问题,都是让朝廷难办的地方。

    “这不失为一个思路,但我就怕容易出现冤假错案啊。”

    赵骏停下了笔,抬起头笑道:“把这沿途一路遇到的问题全都记录下来,一一排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等现在自己到了这个位置,才发现难处在哪里。

    赵骏在纸上点了点,叹道:“以现在落后的刑侦手段,如果要求命案必破,那势必造成冤假错案无数。如果不做出要求,那么地方官府就没有查案的动力。而且除了这种很难查到的盗匪案件以外,普通的凶杀、流窜抢劫以及各种小偷小摸,都是老大难题,这对全国治安会形成很大威胁。”

    后世罗老师说,越学法律,就越会慢慢丧失人性。

    “嗯。”

    不要太高估古代官员的节操。

    王安石脸上露出苦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赵骏说道:“你们知道前些日子汲县县令跟我反映过什么问题吗?”

    以前看到网上有冤假错案,就义愤填膺,气恼于那些官员太坏,以至于无辜的人坐牢或者被杀。

    “唉,等我回政制院与诸多相公商议之后,再决定与否吧。”

    “汲县四年前那起案子,当时丝绸商的家属找过来,花了钱希望当地官府能破案,地方官府收钱办事,结果四处乱抓人,乱打乱罚,惹得天怒人怨,最后实在找不到人,他们甚至还差点随便弄个替死鬼糊弄,若不是恰好有巡察御史来当地巡查,恐怕就有人屈打成招,被冤枉为盗匪了。”

    作为掌权者,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实在找不到犯人,上面又逼着他们找,那屈打成招都是少的。

    赵骏叹道。

    “这第一个,全国盗匪那么多,你们说怎么办?”

    众人震惊。

    众人点点头。

    “什么问题?”

    众人不解。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