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节(2/3)

    要知道这里是交界处,距离临城得有二十多里,差不多十公里的样子,江大郎他们飞马报信也得花二十多分钟时间,可见临城县令的急迫。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南方,赵骏最多也就是遇上了进行惩戒,还真没办法进行大规模整治。

    但如今却大不相同了。

    因此他必须先解决朝廷的财政,解决绝大多数百姓吃饱饭的困难,将房子里的大窟窿补上,才能治理这些缝隙和小毛病。

    黄安文忙道。

    “下官临城县令黄安文。”

    大宋三冗严重,苛捐杂税无数,大部分百姓水深火热,吃饭穿衣都是问题,又怎么能管得了这部分陋习?

    县令和县尉匆忙到近前下马,来到马车前行礼,已是汗流浃背。

    至于对基层百姓的道德要求,法律限定,有,但涉及得不是很多,并且地方官府也不是全能的。

    黄安文大概三十上下,是庆历七年的进士,去年才观政结束,调到临城做县令。

    所以很多时候报到县衙,再从县衙报到州府、路府,最后乃至上到中央的情况就少之又少。

    黄三郎随即听令行事。

    赵骏问道:“农会的人来了吗?”

    不过官府与农会社,官府收购农民手中多余的农具、牲畜、粮仓等,农会的成员可以低价租用这些生产资料提高生产力。

    同时一县的乡野几个村庄可以联合起来组建,农会内部为了防止有人不爱惜公共器具或者将据为己有,并没有由官府出资放置农具。

    比如不允许私自设立公堂,不得限制宗族人身自由,妾生子享受同样的地权、继承权以及教育权,以此来瓦解宗族的力量。

    让朝廷就出现了一种地方上风平浪静的错觉。

    “知知院!”

    等差不多半个时辰左右,就有十多匹快马飞奔而来。    临城县令和县尉都骑在马上,还有几名衙役,更远的后方七八里外还有不少衙役在撒丫子狂奔,累得上接下气。

    赵骏又对黄三郎说道:“三郎,你去把主家抓住,分开审讯,询问前因后果,找到被卖去青楼的母女下落。”

    一个县的县衙没有能力掌管全县的百姓,很多案件和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而是没有上报到县衙去,就成为了“民不举、官不究”。

    车队停在河边,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东岸的村子还在大摆宴席,丝毫不知道大祸将至。

    “已经派人去叫了。”

    赵骏撩开窗帘,扫视了他们一眼:“你是临城令?”

    在赵骏的命令下,黄安文的执行力达到了顶点,稍微等了片刻,等后方衙役大部队抵达,立即下令包围村庄。

    综合两点,赵骏一直没有对基层进行大幅度革新,目前停留的新政方面,大多都只是涉及到官员、地主以及普通百姓赋税方面的变动。

    “你带人去把这個村庄的人全部控制起来。”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现在既然他在北方基层有了一定力量,那么或许是时候开始利用这股力量,对以前的那些陈规陋习进行严厉打击的时候。

    另外则是古代皇权不下乡,在封建社会王朝对乡村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往往就需要本地宗族或者地方地主豪绅帮忙管理,自然也就无法改变宗族进行私刑。

    就像鲁迅的家产被宗族叔伯霸占,他却求告无门一样。

    赵骏虽然还未对基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可对北方的农村也已经有过一定的变动。

    “是。”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