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节(2/3)

    后苑内,今年已经41岁的赵祯心情有些激动地在晨晖楼外走来走去,他已经两年没看到大孙了,实在想念。

    很快马车就从西华门进入皇宫,跟以前相比,速度慢了许多。毕竟皇城规模现在扩大了好几倍,路途自然也更遥远。

    “官家,知院到了。”

    赵祯便立即走了过去,远远的看到赵骏,激动不已,上去说道:“汉龙,汉龙。”

    说着他又端详了一下赵祯,见他气色挺好,便又道:“官家两年不见,愈发年轻了。”

    此刻宫内赵祯早就得到他回来的消息,早早地派了王守忠跑到他的府邸门口守着。

    与家人匆匆见了一面,由于两个孩子都去上学了,赵骏与曹苗芯寒暄了几句,就又急急忙忙坐上马车进宫。

    这不仅没让赵祯觉得似乎失去了赵骏好像也无所谓,反而愈发觉得离不开赵骏。

    “官家!”

    最重要的是这两年来,赵骏没有在汴梁治理国家,可汴梁的发展却已经走上了正轨,一切都在按照赵骏留下来的方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时间是公平的。

    因此赵祯无时无刻在想念,希望赵骏能早点回来。

    “是啊,我等垂垂老矣,反倒是官家黑发童颜,身子骨也是一直健朗。”

    皇宫门口范仲淹和晏殊他们的车队也在等着,由于皇宫变大,赵祯允许宰相们在皇城内坐轿子或者坐马车。

    晏殊不无羡慕地说了一句。

    之后稍微洗漱一番,也要跟着赵骏他们去李府看望李迪。

    只有到以前皇宫位置,才会换成步行,如此也就像明清时期那样,出现了皇城与皇宫的区别。

    赵骏也急走几步,上去正要拱手行礼。

    即便你是皇帝,亦难逃岁月。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

    大孙不在都已经发展得很好,如果大孙在的话,那大宋会发展得更好。何况大孙这次出去,本身就是为了让大宋的未来。

    毕竟在一起两年多的时间,随同的几人关系不是同门,却胜似同门,早就已经打上了同门烙印。

    在外面人多的时候,他肯定不能叫大孙,否则会暴露出去。

    如今的马车轮胎就已经不是以前那种木制轮胎,而是清一色的橡胶胎,慢走的话走得非常平稳。

    见他两年时间感情没有生疏,赵骏也笑了起来:“虽然是这样,可这不是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嘛。”

    赵骏则先回自己府邸,同样洗漱一番,换了一身衣服,去去身上的风尘,先去一趟皇宫。

    可惜。

    不像以前,整个皇城与皇宫面积加起来也才1平方公里。

    一个小宦官远眺,看到了王守忠走在最前面,正带着赵骏、晏殊、范仲淹他们过来,连忙向赵祯报信。

    赵骏笑道:“这说明官家一直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活力,这是一件好事,能让人寿命悠长。”

    王安石等人是从外地调过来的,在京城没有家,就只能先去馆驿住下。

    回开封后,李孝基第一时间回家。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拥有这一切之后,自然也就不希望失去。

    要不是汴梁城内地面还是延续了青石板路地面,还没有大规模换成水泥路,快跑起来依旧会有颠簸的话,相信坐车会更舒服。

    没想到赵祯直接双手给他抓住,笑道:“咱们之间就不需要这些虚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