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节(3/3)

    汴梁有品级的官员数量到今年已经超过了八千余人,比景佑年间翻了一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七八品以下的小官,月收入在十多贯至二十多贯之间,基本上都住公租房。

    不过城外郊区新建的筒子楼房价就低廉许多。

    毕竟离市中心远,房价一般在几百贯左右,租金也非常便宜,几百文的比比皆是。

    咬咬牙花几贯钱买辆自行车,上下班也还算方便。

    因此有不少人在外城买房,现在房地产商们修建的速度都快赶不上买房的速度,城外的房价也每天都是上涨趋势。

    一时间,汴梁繁华日盛。

    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护龙河宽十丈,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红袖招展。

    穿城河道有四,漕运兴盛,凡天下之物,皆由此入京城。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高楼大厦,罗绮飘香,惊起自行车铃铛无数。    也就是在这一年。

    大宋国力又比往年强盛许多的时候,大宋皇帝赵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大宋的强盛,决定于庆历十三年新年时期,举行史无前例的大朝会。

    这次他将邀请目前与大宋有所交集的多达六十余个国家来到大宋,让他们看到大宋的国力之兴盛,实力之强悍。

    为此在赵祯的示意下,外交部和礼部从年初开始,就选调人手,出使各国发出邀请。

    从去年到今年三月,两部筹备了达十余支使节团,分别出使。

    最先出发的当然是出使西域的使节团。

    李焘、孙友同、刘秉严等人于去年下半年出发,出使高昌与黑汗,最终帮助狄青顺利拿下整个西域。

    消息传回来,振奋人心。

    虽说这中间还是出了意外,让李焘身死,然而不提李焘身后朝廷会有多么大的奖赏,对他子孙后代与家人的帮助有多大。

    光这名留青史,就足以让许多求名之人欣然向往。

    因而其余使节团很多都兴奋不已,他们都是自愿报名,也都知道这一趟可能充满危险。

    不过危险也存在了机遇。

    或者自己回来,加官进爵。或者死了回来,那也无所谓,让子孙门荫。

    以往大宋数万官员,科举考试每年一百多名进士自然是含金量最高,但同样对于广大中下级官员来说,门荫才是主要上升通道。

    然而,如今大宋开放了更多的取士通道,制科、吏科、学科等等,门荫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少。

    谁都知道,朝廷越来越偏袒制科、吏科和学科,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公务员考试。制科可以理解为专业人才考公,吏科是临时工考公,学科是大学毕业生考公。

    聪明人已经能够想到,以后大宋很有可能取消门荫,自此科举成为最高级别考试,制科、吏科、学科则成为略差一级的考试。

    并且大宋对学历也愈发看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特别是高等大学文凭,基本上考学科往往十拿九稳,甚至是考科举都有额外加分。

    因而门荫只会消失在历史长河,除了对大宋有巨大的贡献以外。

    本身出使的只是礼部和外交部下级官员,自己上升空间有限,子孙后代也不一定能考中,为了自己和子孙博个前程,那自然从者云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