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节(2/2)

    “好!”

    “八十艘海船?一百三十石珍珠?确定是石,不是颗?”

    “郎中不要小瞧了他们。”

    如今大宋光广州外商就有四五十万之多,涉及到的国家足足有五六十多个。

    “哦?”

    船只和人员都是准备好了的。

    但也有五千余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翌日,清晨时分。

    派遣向导翻译,护送使节团一路向西。

    这次出使自然没有郑和那么大动静,浩浩荡荡数万人之众。

    除了使节团自己的一百余人以外,还有大量船队水手、随从、士兵以及诸多向导翻译带的一部分人员。

    “正是,即便他们在自己国内如此富庶,可在我大宋,如今数百万家资的富贾比比皆是,枪炮在手,世间又有何方敌人?”

    “数百万缗?”

    谭文学和章有为都傻了。

    “此人是占城国王律陀罗跋摩的弟弟,在占城便是权贵,在我大宋,一次贸易仅乳香就能带八万斤、胡椒万升、象牙四十斛,名香宝器甚众,价值数十万贯。”

    谭文学正色起来,认真说道:“今我大宋,正该海纳天下之富,广收世间之财,以壮大国家。这亦是我们的使命,让我大宋之名,远播海外,名传八方!”

    而北宋时期,全世界真正立国的国家可能都不足八十个,因此可以说,如今的大宋贸易,几乎囊括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国家数量。

    苏缄也笑了起来,说道:“他们在大宋一无根基,二来大宋强盛,让他们对我朝心有敬畏,可若是回到了他们自己国家,那便堪比一方王侯啊。”

    二人看过去。

    “那个朱罗国商人佛莲也其家富甚,凡发海舶八十艘,货物一次就十数万斤,据说他家中光珍珠就有一百三十石。”

    如此海纳百川,整个世界的财富都向大宋涌来,而大宋的武力又处于巅峰时期,经济发达、武力强盛、科技兴旺。

    苏缄说道:“知院常说要睁眼看世界,大宋强盛,火车、轮船要遍地走,行程要遍布寰宇,不可偏安一隅。此番邀请天下诸国来,不正是为显示我大宋海纳百川吗?”

    王罕跟苏缄都笑了起来。

    苏缄说道:“据说他家费数百万缗,之前占城国与吴哥国交战,全靠此人出资费相助,否则占城国危在旦夕,可谓富可敌国啊。”

    在吃过早饭之后,以谭文学、章有为为代表的朝廷出使使团,就正式准备出发。

    同桌的广南东路其余副转运使、通判一类高官,亦是纷纷喝彩。

    “真是长见识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辛押陷啰一直关注着这边,见他们看过来,连忙露出讨好的笑容。

    大宋一缗就是一贯,家产几百万贯,即便是在大宋都是顶尖富豪了,那确实有钱。

    “还有那室利佛逝商人莆晋,囊资巨万,一次贸易带来的乳香价值三十万贯,犀角、象牙、香料、珍珠不计其数,家资不会比辛押陷啰少,亦是他们佛齐巨贵。”

    “当喝一杯!”

    朝廷命令下达之后,广东路承担起了派遣、护送的工作。

    “好家伙。”

    广东路转运司官员以及广州本地官府代表地方相送。

    加上江浙与山东、淮南贸易,辽国、日本、高丽、东北诸多女直、渤海部落,达六七十个国家。

    苏缄指着那占城商人辛押陷啰道:“你看他。”

    这样的国家,又如何不能强盛!

    章有为恍然大悟,然后诧异道:“他们都认识他们国家的权贵?”

    “郎中豪气。”

    谭文学和章有为都非常惊讶。

    出使西方,扬我国威

    王罕笑道:“外交部毕竟也才成立十余年,乃为以前的鸿胪寺,以往都是对周边过来交涉礼仪,但这些藩外诸国,为万里之外,我汉人又不常去,不了解亦是正常。”

    “原来如此。”

    这些年来大宋的海军并没有得到发展,依旧是七支舰队,每支舰队五千人,在编现役海军士兵数量为三万五千人。

    如此至少船队在南海时期,保持着百余艘船,一万三千人的规模。

    章有为苦笑道:“妄我为外交部郎中,这对其余国家,真是不甚了解。”

    即便是加上相关的后勤、维修、辅助、补给等人员,总计也就五万余众,并没有太大的规模提升。

    “是啊,这也是知院成立外交部的原因。”

    不过广州水军则率领了五千人出海,随行的又有靖海军的一艘铁甲舰和数艘补给舰。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