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秋闱(2/5)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郝仁点头,“是父母之命,内子家逢突变,无家可归,辰逸只得依照父母之命将其收留!”

    外面已经是暮色渐起。

    李言贞点头,“看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的责任之心,又博学多才,的确是英雄出少年!你不介意李某再多考考你吧?”

    那黑衣男子上前,轻轻的拍了郝仁的肩膀,“你满腹经纶,难道甘愿平凡一辈子?”

    黑衣男子沉默了。

    郝仁点头。

    郝蛋将牛羊圈好进来,也是满脸的焦急,“姐,要不我跟你一起去瞧瞧?”

    郝仁再次请了李言贞去茶馆里坐下。

    郝仁淡笑道:“平安是福,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师父,你知道我向来不在乎这些!”

    郝仁淡淡的笑笑,“只是雕虫小技罢了,辰逸也只是猜测,与阁下闲话谈笑罢了!”

    李言贞双目微闭,不言不语,只是淡淡的点头,眸色之中难以抑制欣赏之意。

    郝仁淡淡一笑:“请讲!”

    郝仁点点头可是还是叹口气,“可是娘亲知道之后定会责备!”

    李言贞点点头问道:“你还懂得医术?”

    “那可知道中庸之道的精髓?”李言贞又问。

    再说郝仁转过街头,回头见李言贞带着小厮走了,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竟然这么晚了!”李言贞有些吃惊,笑道:“如今李某终于知道那不知经年是何意,与你这位小兄弟说话真是有趣!”

    李言贞点点头,“方才你说了这么久,都没有提过不参加会试的原因,现在可能说了?”

    郝仁点点头,“我已经成功的勾起李言贞对我的兴趣,没有意外的话,三日之内,秋闱之事一定可以解决!”

    李言贞捋捋胡须,微微的思索,便问道:“你可读过《中庸》?”

    郝仁也抱拳说道:“阁下也是满腹经纶,辰逸佩服!”

    李言贞站在身后,看郝仁与那小贩搭话,突地明白了什么,立刻满意的捋了胡须点头。

    郝家,郝仁这一大早就出去,天黑了都没有回来,冷萍就开始着急。

    郝仁叹了口气,“怕是一言难尽啊,多提无用,辰逸还要归家,就此告辞了!”

    郝仁掏出铜板买了两个馒头,谢了那小贩。

    李言贞见郝仁从始至终都没有说原因,心里便更加的好奇,打定了主意要将这件事情查清楚。

    从小到大,郝氏都教育他安分守己,恪守本分,其实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中和位育,也就是安所遂生,可惜今日,他在县衙出尽了风头!

    “妙哉妙哉,小兄弟果真是聪明!”李言贞夸赞道,“只是听李某这样一说,就断定那卖馒头有可能做了伪证!”

    “老爷,天色晚了,该走了!”两人正谈的起劲,就见一个灰衣小厮前来,在李言贞的耳边低声提醒道。

    郝仁笑着答道:“《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郝仁摇头,“是内子会些医术,辰逸耳濡目染也就知道一些!”

    那李言贞笑完之后,又拉着郝仁谈论天地人和,直说了两个时辰,还意犹未尽。

    李言贞更是惊讶,“你小小年纪已经成家了?”

    “花儿,若是娘一会儿问起你大哥来,就说你大哥在于学良家研习文章,知道吗?”冷萍挑了灯,准备去村头等郝仁。

    花儿赶紧应着。

    黑衣人低声道:“李言贞一向爱才,方才你在衙门露的那一手,足以让他震惊!”

    “好一个圣人、贤人、凡人,想不到你小小年纪便有所顿悟,将来一定是前途无量!妙啊妙啊!”许久,李言贞抚案大声笑道。

    不知何时,郝仁的身后站了一名头戴帷帽的黑衣人,“事情可顺利?”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