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2)

    是啊,嫣然被顾廷烨害得远嫁低嫁,余阁老在余家折进去两个亲孙女,余嫣红再有什么不是,也是他的亲生骨肉,事到如今,侯府大厦已倾,他们自然是要把从前种种都讨回来。

    而更另明兰后怕的是,像余家人这样留着后手伺机报复的人,还有多少呢?

    --------------------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 当年债 89

    ==================================================

    虽然民间对这桩案子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开封府并不会根据舆论办案。根据现有的证据,包大人做出了判断:余方氏蓄意害人是真,但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顾廷烨和盛明兰故意谋害了余嫣红,但顾廷烨蓄意谋害两个侄儿和继母小秦氏,犯下“恶逆”大罪,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此话一出,顾廷烨立即表示不服,顾廷烨斩钉截铁声称,收集了得疫症而死之人的衣裳,刮下疮毒制成粉末,收买这府的下人……从头至尾,都是余方氏一手所为。并没有证据证明他和余方氏串通害死两个孩子。

    而包大人却拿出了向嫂子等人的口供,口供上清清楚楚写着,小秦氏临死前,顾廷烨亲口对小秦氏说过“我不过是托余府的名,给她送了两回东西,别说查不出来,哪怕查出来,只消说明兰念在和余嫣然的情分上,不忍看她继母潦倒无人过问。谁又能说什么?”“你可以毫不犹豫的置旁人的骨肉于死地,旁人却不能还手?”“我并不知余方氏到底想做什么。但从我得知余方氏装作跟你要好时,我就知道她一定存心报复。”诸如此类的话,这些口供足以证明,是顾廷烨故意借余方氏之手谋害小秦氏。子谋害母,乃是翻了恶逆大不孝的重罪,即使铁券丹书这次也保不住顾廷烨。

    听到包大人的话,顾廷烨只觉耳朵里嗡嗡作响,一旦坐实了恶逆之罪,他的性命就保不住了,想到此处,顾廷烨难得方寸大乱,竟开始口不择言起来,高声反驳包大人道:“可是分明是小秦氏蓄意害我的妻儿在先,但凡她有一丝一毫的良知,想到收手,赶走余方氏,两个孩子不至如此。明明是她自己害死了那两个孩子!”

    包大人似乎早就料到顾廷烨会如此辩驳,当堂出示了早准备好的机关盒杀人案的卷宗,并向公堂上诸人讲述了机关盒杀人案的来龙去脉,此案与顾廷烨杀人案有异曲同工之妙,按照判例,机关盒杀人案的凶手被判了杀人之罪,顾廷烨这次也不能逃脱。

    眼看杀人之罪是逃不掉了,顾廷烨便又想出一套脱罪的说辞:“小秦氏差点害死我的妻儿,她勾结顾廷炜杀人放火,铁证如山,我为保护妻儿,还手报复回去,又有何错?如若我不出手,他还会继续加害我的妻儿。按大宋律例,受屈者以牙还牙,报复加害人,情有可原,理应轻判!至于那两个孩子,要怪就怪他们投错了胎,小小年纪就被亲祖母连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