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节(2/3)

    不是说一个月后桥就不用了,或者七天后山就坍塌了,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突破,意味着对系统的全面验证。

    黑夜之中,港口依然在工作。

    ————

    “不要再让他失望了,听懂了么?”

    四星连珠

    他还不是很习惯,和一个智械生命用流畅的语言交流。

    于是他立刻在仪器屏幕上点了点,然后一边吹哨子,一边挥舞手中的彩旗。

    周瑞微微沉思他是真的动了将蛋蛋彻底封印,什么时候有功夫研究再拿出来的心思,但看到车乾这么坚持

    无人机伴飞的同时射灯不断扫动,在黑夜中如同发光的眼眸,不断观察铁轨状况和火箭部件的稳固情况。

    金朝一赶紧道:“人工确认,有强横风,风向自西向东!”

    发射井为半掩埋式,大部分高度都在地下,但地面上仍然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火车直接从穹顶边缘驶入了进去。

    “那倒不是”

    那边的理论发射密度,可以达到一日32发,周瑞非常期待未来能达到这个极限,那意味着人类的航天工业也进入了新时代。

    也许对传统发射模式来说,一日四发很极限,但对嘉手基地来说,远未达到极限。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瑞则顶车乾的班,留在了智能指挥室。

    “第一,不允许欺骗车乾,第二,不允许对车乾隐瞒任何事,第三

    黑夜之中,一辆满载火箭部件,如急行之骨蛇般的火车,在数十架无人机的护送中,抵达了一号发射井。

    蛋蛋平静片刻,说道:“遵从您的指令,最高权限”

    led表情变成了最普通的“三条横线”。

    巨大的高流明射灯,将卸货区打的如同白昼。

    凌霄平台的一期计划,由32次发射组成,而这32次发射会在7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发射四枚以上。

    之后车乾请了一天假,回到宿舍查看被“偷用”的闲置电脑,之后表示还会完整的提供一份报告。

    整个嘉手基地都运转了起来,进入了“作战状态”。

    不过尖端工程总是在不断挑战,比如一个月建设一座大桥,七天打通一个隧道。

    正在查看仪器的时候,他感觉到一股自西向东的强烈横风,这情况在海岸边很常见,但对于吊装大型精密设备,是不得不警惕的事情。

    于是叹了一口气,对蛋蛋说道:

    周瑞暂时将“蛋蛋”的事情搁置,进入了发射前的高效模式,在指挥中心调度各方。

    几乎同时,测量仪器上也响起了蜂鸣,工指无人机:“传感器检测到823区域有六级横风,请人工复核。”

    之前这个记录,不过是两枚,纪录保持者是中国航天局。

    这已经是他在这个位置工作的第二天了,对一切流程都很熟悉。

    “来自最高权限的新指令”

    这无疑是一次挑战,全球航天体系里,一天发射四枚火箭的国家一个也没有,更不要说在同一个发射基地内。

    金朝一依旧在那个观察点位,但正式员工已经不在了。

    周瑞撇撇嘴:“目前似乎没什么损失,就是意外出现了一个‘白泽大模型’,你还要占股不成?”

    也不知道有几分认真,周瑞判断不出。

    而由于特殊的设计和极高的智能性,这种“作战状态”更多并非体现在人身上,而是无时无刻,无数正在工作的智能设备。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