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灾 第139节(3/4)

    尹青荇这时道:“我知道你还是觉得憋屈,觉得不公平,是,这个合作本身就不公平,我们需要拼尽全力,才能争取到一个勉强可以公平对话的机会,而他们什么都不用做。 ”

    “但这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所以他们可以任意欺负你,拿捏我,就像你们曾经觉得可以随意欺负我们一样。但真是这样吗?”

    她像是说一个一定会发生的事实:“我会让所有人都知道,地球,是无法被欺辱的存在。”

    “此时让他们占去的便宜,在不远的将来,我都会一一讨回来。”

    母巢的生物网络需要靠生物来搭建, 从某种意义上,每个人的大脑就是一个小型的服务器。

    在白贤星的冰冷夜晚,白精灵还在各个宴会上翩翩起舞,他们点起了篝火,奏放了音乐,品尝被火焰烤制的酥肉,而另一边,地球外交团则半趴在床上,头对着头,利用母巢网络传递的信息,正在翻译着思想课本。

    哪怕是身处虫灾最惨烈的时期,人类对于教育的执念也从未有一刻放下过, 即便是在所有人都吃不饱饭的困难时期,适龄的孩子也会被安排接受简单的学前教育。教导他们的也许是他们的父母, 亲人, 长辈,也许只是比他们大一点的孩子。

    他们会通过言传身教,在没有教材,没有书本的情况下, 这些孩子可能只能用手指在沙土上模仿写字,但即便这样, 他们也没有停下来。

    这种学习的过程也许很草率,相比较正规的教育似乎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很多进化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最基础的教育,认识一些文字和一些简单的处世哲学。

    当他们度过贫苦艰难的幼年期, 有一些人也许有机会进到社会秩序更完善的地方, 接触到更正规的教育,事实上, 虫灾期间的几个保护区都有设置这种不限年龄的学校,且愿意接受再教育的人甚至不在少数。

    这些人在保护区接受的课程很多都是纯文化课程,没有人强求他们去学这些东西,也没有哪条规定说学这些东西能够帮助他们消灭变异昆虫,帮助他们结束虫灾。

    但是当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未来,方向感到困惑,特别是对于很多遇到的事情不求甚解的时候,他们非常迫切想要寻找一个答案,一个也许可以借鉴的东西,而前人的成熟理念在某些时候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开这份困惑的。

    也正是这份精神上的解读和寄托,让他们在如此绝望的环境里,才没有被彻底压倒。

    越是黑暗越是让人喘不过气的压抑环境里,反而越是会诞生许多具有深度和广度理念。人们试图逃离令人窒息的现实,希望能在精神的邦国建立美丽的桃源。

    于是对于思想的追求也就变得迫在眉睫。

    像马恩,列宁,毛选,这些思想书籍,外交团里的人很多人都看过,且学习过。

    但由于他们之间没有在这方面交流过,所以并不知道对方也有学习。

    因为接受的教育水平,教育模式都不同,有些人是在学校里学的,有的人是自己去找别人借的书,也有人是被人言传身教。

    当李宜家提出要送给喜马拉雅几本书,并提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时——因为这些书需要另外翻译,李宜家一个人肯定是搞不定的,所以她就向外交团的其他人提求助,本意是想能不能找几个帮手一起来翻译,争取尽快把这件事完成。哪怕只能找出一个也行。

    她本来是没报什么太大期望,毕竟这些书内容都很枯燥且并不吸引人。

    结果没想到,大家竟然都读过,只是了解程度不一。有的人是反复读,常看常新,有的人看了一遍就完了,每个人理解和追求也不一样。

    那么现在反而是不缺人了,现在需要纠结反而是大家对哪一部分内容更拿手,理解更深刻,或者说谁翻译的版本最恰当,最合乎时宜。

    由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半会儿互相争论不下,最后李宜家干脆拍板,那就一起来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