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2)

    比如白菜古代叫葑菜、菘菜(2),白萝卜叫芦菔,空心菜叫蕹菜,韭菜在《周礼》已有记载“豚春用韭”,竹笋在《诗经》已有记载,黄花菜也叫金针菜、忘忧草……

    而且我们现代动辄亩产几千斤也是粮种不断优化的结果,明末时期也有了玉米,依然躲不过亡国。乾隆年间,土豆、番薯、玉米都普及种植,也才3亿人口,但是依然被称为“饥饿的盛世”“虚假的盛世”。

    不管大臣如何吹捧安慰,弘历还是瞪着天幕,等待着天上的后世人说出个所以然来。

    “这些大明都有,也没天幕说得那么夸张。”

    “大象是什么?反正是比腿粗,一定可以吃好几天了。”

    现代山东章丘有比人还高的大葱,有大象腿那么粗的大白萝卜,还有亩产少则5000斤多可达上万斤的大白菜,大秦怎么不能有!

    白菜,韭菜,葱,葫芦,冬瓜,白萝卜,空心菜,黄花,竹笋等都产自华夏,古代名字叫法不同,但是秦朝有。

    比如番薯,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但是要到清朝才普及种植。

    乾隆是他的年号,天幕一说,弘历就知道是在说自己。

    “什么冬瓜可以比马头还大?如果真有那么大就好了。”

    “若是有那么大的大葱,我一根可以啃一天吧。”

    【远在美洲的土豆、番薯、玉米、南瓜,在大秦立刻找到不现实。而且找到之后推广其实也需要很长时间。

    大秦人被说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爱新觉罗·弘历冷哼一声:“骂朕的乾隆盛世是饥饿的盛世,虚假的盛世,你倒是把如何高产的法子说出来,让大清不饥饿。”

    秦朝,嬴政想着用膳时吃过的葑菜,非常怀疑那细细的一根如何亩产5000斤。

    百姓激动地流口水,但是已经有这些的其他朝代保持怀疑。

    唐宋时期,菘菜还处于散叶白菜的阶段,属于贵族们的贵族菜,美味,但是产量并不大。

    夏诺立志:让大秦人早日吃上比人高的大葱,比大象腿粗的白萝卜,比牛头大的大白菜,比马头大的冬瓜,比兵马俑高的大葱,比秦始皇粉丝还多的韭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李世民怀疑道:“亩产五千斤到上万斤,菘菜可以如此高产吗?”

    很高兴被提到是“盛世”,偏偏盛世带着点贬义,弘历就不高兴了。

    朱元璋做过农活的,对天幕上提到的那些农作物都不陌生,产量同样不陌生。

    所以,还得看天幕具体怎么解释,不然,想重视也毫无头绪。

    所以夏诺给扶苏准备的食物增产计划,就是以本土农作物为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