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2)

    尤其是李建成本人,一开始天幕提到的这些人名,他还真感到陌生。毕竟,他连挖人墙角都是从贵族开始挖,怎么会在意这些不起眼的小角色?

    难不成是……

    他的次子房遗爱也娶了公主,等自己不在了,房遗爱不会也刺激了野心想谋逆或者站队吧?

    李世民想到自己器重的长子和疼爱的次子,同样心痛。

    再看看已经跪了一地的大臣,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就……就依皇后所言。”

    所以,李世民后来选择挖李建成太子府上的小官吏,比如王晊、尔朱焕、桥公山。

    谁能想到,上面的心腹都守的不错,败在了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

    唯有长孙无忌,低垂着的头掩饰住眼里的思索:天幕说太子和魏王之争中没有赢家,那说明最后谁都没有登基。那,最终登基的会是谁?

    这一年,李世民屡屡在外征战,双方政治上的斗争也没消停,比如,双方互相挖墙角。

    缺点在于,并不得朝中重臣支持。他试探拉拢裴寂等人,不但没有成功,反而陪上了刘文静。

    天幕的一席话,让许多高高在上的贵族开始反思。

    天幕不忍心杜构落到那样的下场,可他们身为父母,又怎么忍心让两个儿子落入那样的结局!

    长孙皇后心痛之余,主动哽咽着提议:“陛下,还是让青雀去自己封地吧……”

    我知道大家都没听说过这些人的名字,估计李建成自己都不记得。

    因此,李建成的主要目标对准了秦王府的武将,相继去挖尉迟恭、程咬金和段志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建成走的是上层路线,眼光高、胃口大,专门挑李世民的心腹下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李建成的优势在于上层建筑,太子名正言顺,得到世家和许多重臣的支持,但他的缺点在于不善于战斗,缺少武将。

    这些人又的确很重要,因为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把持的位置至关重要。

    比如王晊,负责东宫的门禁系统,东宫的人口往来他最清楚不过,太子府上的许多情报都是他传给秦王府的。放我们现代,谁敢轻视门卫和保安啊!比如去公司找工作,先去问问门卫保安就是非常好的情报来源。】

    而李世民的优势在于一路凭借战功走来,身边同生共死过得战友非常可靠,比如说一个都没被李建成打动。

    房玄龄也在紧张。

    【时间很快来到武德七年,太子府与秦王府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群臣齐齐赞叹皇上圣明。

    天幕说是弥补遗憾,他自认生前没什么遗憾,不会是跟老杜一样,死后子嗣无能连累自己?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