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2)

    要知道,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儿科专著是北宋儿科专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这本书是钱乙门人阎季忠按照钱乙的临床经验总结整理,于公元1119年成书,距离唐高宗时期还有四五百年时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历史系教授雷家骥先生认为,结合李唐宗室许多子女的死亡,应该是“婴儿猝死症”。

    有学问的士大夫想要自己想办法:“大唐也有太医院,也有少小科,怎么就不能自己写?”

    李治正好想到这里,武后就先替他说出口,顿时欣赏地握住了武后的手:“朕正想如此。”

    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为统治者,李治一想到大唐竟然还需要寄希望于后世的儿科书籍,就觉得还是不够。

    大唐虽然有儿科,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传说我国古代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成书于晚唐时期,而且原书早已失传,现存的部分从明朝《永乐大典》里辑录,其实不全,也不知作者。】

    邓绥看着左右心腹,微微一笑:“谁那么傻对自己子女下手,孝顺太后,服侍陛下才是明路,武皇既然是那么厉害的女皇,怎么会想不到?”

    等刘肇病愈,不出所料,巫蛊事件爆发,阴皇后被废。

    “我说我那可怜的娃儿怎么前一天都好好的,怎么晚上睡着睡着突然没了呼吸,原来是得病了我们不知道……”永徽年间,民间一位刚刚丧失自己幼儿的母亲哭得悲痛欲绝。

    有人摇摇头:“四五百年啊,相隔四五百年,后世的儿科医学定然发展的更好了,我们大唐的大夫想自己写能做到吗?还不如指望答题奖励。”

    婴儿猝死症多事发突然,常在婴儿平静安睡后,父母并未察觉任何异样,然而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婴儿心跳呼吸全无,突然毫无缘由地死亡(2)。

    左右连声称是。

    “陛下,不如大唐也召集天下擅少小科的名医,来编修一部有益于天下幼童的医书?”

    武后也想起了女儿的去世,悲痛之余,想要让这种事再也不要发生。

    事关幼儿夭折,顿时让贵族和民间齐齐紧张起来。

    【最后是安定公主真正的死因。

    婴儿猝死症是新生婴儿头一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发生率在每千名活产婴儿中有2名到3名的死亡率。典型的婴儿猝死症常发于一向看似十分健康的2个月到3个月大的婴儿,小于2个月或大于6个月的婴儿较为少见。

    孩子的父亲眼神乞求地看着天幕,喃喃自语,也是对着天幕许愿:“这个儿科书若是在奖励里有就好了。”

    即使在现代医学发达的年代,也避免不了婴儿猝死症。在医学还不够发达的大唐,婴孩的死亡率并不低。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