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2)

    比如少林与武当,从宋朝开始就成为了武学集大成所在地。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走的是门槛低广纳百家所长的路子,而武当走的是贵精不贵多的路子。还有专门收女弟子的峨眉派,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在宋朝时抗金抗元,到明朝时还有与朝廷合作的僧兵抗倭,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赵意就打算学习明朝,也学习现代抗战时期的经验,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先把幽云十六州拿回来,然后一统天下。

    想想一场场需要打的硬仗,需要花钱如流水般掏出去的军费,赵意深感任务艰巨。

    而排在最前面的任务,就是先大批量制作土地/雷,把辽国再打回去!】

    《穿成赵光义后我打开了葵花宝典》7

    【赵意在筹备土地/雷时, 包青青也没闲着。拿出现代堪比换头的化妆技术,几番改妆,就让跟踪她的官府人士跟丢了。

    以她多年的专业知识, 包青青找到杀死伤兵的真凶不难。

    她先是根据现场残留的脚印等踪迹,找到真正的伤兵尸体, 救回老军医, 再顺藤摸瓜从伤兵怀中一叠当票里找到一张特殊的一件冬衣。

    来自伤兵母亲亲手缝制的冬衣,是一件纸裘。

    所谓“纸裘”, 顾名思义,就是用“纸”做得冬衣。它的材料是楮树皮, 楮树皮同样是桑皮纸和宣纸的主要原料。制作过程也与造纸类似, 先把楮树皮蒸煮, 等植物纤维变得柔韧、厚实,先将其做成厚的“纸”,一张张一层层,就成为了保暖的材质,然后裁剪成衣服,就是“纸裘”。

    宋朝的造纸术发达如此可见一斑,除了纸裘, 还有纸衾,也就是冬季的被子。还有陪葬品流行用纸人也是宋朝开始的。

    当然,纸裘毕竟不如棉花保暖, 也不如皮毛或者丝绵。所以宋朝的有钱人还是会穿皮裘或者丝绵做得绵裘。穷古人家才用纸裘。宋朝士兵还有纸甲, 就是纸制的盔甲,非常轻便, 不易于生锈。

    最重要的是,在宋朝后期缺铜缺铁到只能用纸币代替铜钱铁钱的时期, 也能代替铁甲。】

    “纸果然是个好东西。”

    嬴政对小说里透露的好东西敏锐捕捉,快速亲自记录在大秦造的纸张上。

    淳于越也记录的很勤快,一边记录一边跟其他博士议论着:“不知道纸裘纸衾怎么做,要是学会了,大秦平民冬日不就不会挨冻了?”

    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的治粟内史奇道:“纸竟然还可以做陪葬品,做纸钱。那百姓不用铜钱都用纸钱,愿意用吗?”

    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的少府脑筋转的飞快,出神的不知道在思考什么,一脸兴奋的把毛笔塞在嘴里沾湿后,在纸上走笔如龙,笔迹狂野的让治粟内史都看不出到底写得什么。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