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初来乍到试水深浅 各路现身展露峥嵘(3/3)

    从长公主那里出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没有回自己的住所,而是去了太子大殿,刚进大殿就听得一个声音说道:“太子殿下,辽国近日骚扰我北方边境,皇上心情沉闷得很,不知太子殿下有没有办法?”

    “辽国……哼!西夏、吐蕃、大理、回鹘哪一个不是对我国虎视眈眈,哪一个不视我们为案板上的一块肥肉,都想分而食之。”这是太子的声音。

    “我们在战场上不但武器供应不上而且人员补给也连年不足啊!老臣也是无能为力啊!”这个声音应该是一个老者。

    “先帝在位的时候连年征战,财力物力人力耗费殆尽,幽云十六州一直都没有收复,这是我们的一块心病。这几多年来,我们什么没干过?军事上一直处于弱势,要不然周边各国也不敢对我们虎视眈眈。”太子声音听上去很无奈。

    “我这个兵部侍郎做事不力,要不……”老者说到这里停下了,宗政骞尧似乎能猜出下面的话。

    “行了,这也不能怪你,此次辽国大军进犯,荣我再考虑一下对策。”太子殿下的话既然这么说了,兵部侍郎魏伯勋也该告退了。

    宗政骞尧就在兵部侍郎走出大殿时上了大殿,他不想让太子知道他听见了两人的对话。

    “见过太子殿下!”

    “长啸君把事情安排好了?什么时候动身?”太子问这话的时候正坐在座位上头倚靠在大椅背上。

    “太子殿下要想成这件事就不必着急,五天以后我会动身。”宗政骞尧道。

    “哦!太晚了,这事多少人都在背后盯着呢,别看他们都不说话,都想着能看我笑话。”太子似乎不怕他知道这些。

    “要想快也可以,只是要用我的办法。”宗政骞尧眼睛看着地面,不动声色道。

    “好,既然交给你去办就由你,用人你就告诉我。对了,辽国对我国战事又起,你有何看法?”

    “辽国和金国是我国的劲敌,窥探我国已久。要想永除后患也不容易,但是他们身居奇寒地带,路途遥远,要想打到我国的门户,长驱直入对于他们来说,要有足够的补给线,一旦补给不足,士兵势必会乱了阵脚,首尾难以兼顾。”宗政骞尧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他用眼睛瞄了瞄太子殿下的脸,想看他有何反应。

    太子殿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道:“真是想不到,你还懂谋略?我岂不是如得一至宝矣?你先把你手头的事情做好,过几天,有秋季围猎,你可一定要回来参加。”

    宗政骞尧有点懵,不是谈辽国吗?怎么话题突然一转?

    “是,太子殿下,那在下去安排了。”既然太子殿下无意谈下去,是不是该告辞了?

    微风摇曳着芊辰辰窗前的梧桐树,夜已经二更了,她悄悄换上一身黑衣,戴好头套,拿出自己的长剑,把门开了一条缝隙,朝外面望着。

    夜漆黑如墨,芊辰辰从窗户窜出来,上了梧桐树,在树顶她看了看院子里,听了听,确认没有声音,她跳上了房顶,弯着腰如一只矫捷的黑猫,在此屋顶和彼屋顶之间穿梭,一会儿不见了踪影。

    快三更天了,宗政骞尧坐在屋顶,手里拿着那支长箫,长箫吹出的曲子在长夜里向远处飘啊飘,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远处传来箫声,两处箫声合为一处。

    宗政骞尧长长的睫毛低垂着,每一个音符从他那吹出来都显得那么自然动听,一只白鸽落在了他身旁,在他身旁徘徊着,一首曲子末了。他放下长箫,用手轻轻托起那只白鸽,鸽子一条腿似乎受了伤,走路有点瘸,他抱起它,回到了自己屋里。

    暗夜,汴河上几艘快船悄无声息一路南下,芊辰辰披着披风站在船头,她一言不发,冷峻的面容,透着肃杀之气。

    汴河两岸时不时还有正在收拾摊子的商户,偶尔还有灯光映在水中,唱曲的琴声在河面上飘荡。

    芊辰辰怎么也想不到,就在她上了船将要驶出水门的时候,后面有一艘小船也跟了上来,这艘船上着船篷,拉着严实的帘布。

    一个时辰后,暗夜里,几匹快马在官道上飞奔,马上之人挂着明晃晃的长刀,马蹄声撕破长夜的宁静,天上的乌云禁不住也在颤抖……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