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夜得证据出门被劫 刑场奇事暂证清白(2/3)
五朝门就是刑场,人山人海。
人群外,一个老者坐在高处,看着那些移动的人。
上官高扬和钱大人两颗头凑在一起看着。
“何人惊扰行刑?抓起来!”佟正喊道。
刽子手一脸横肉,面目狰狞,头戴红头巾,一身红色衣裤,大冬天里露着粗壮的胳膊,手里攥着一把带环的大手刀。
道两边的行人朝他扔着菜叶子,石头块子,一个石头块子砸到他头上,立刻划出一道口子,还渗出鲜红的血。
佟正喊道:“怎么回事?”
钱大人和上官大人认真地看着,对着太阳看,翻过来看,调过去看,两人交头接耳,纷纷点头。
“囚犯验明正身!”刑部侍郎喊道。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这还有一封从衙门架格库找到的周大人窜通大辽的证据,可是纸张却出自兵部。”宗政骞尧说道。
赏以冬夏,刑以秋冬,说的就是死刑犯一般在秋冬行刑。快到午时的时候,街上突然热闹起来,一辆囚车在人群中穿行,宗政骞尧站在囚车里,散发,手脚上着沉重的镣铐,脖子上戴着枷锁,身穿没有领子不镶边的赭衣,前后印着一个大大的“囚”字。
“慢着!我这里可是有证据证明周启川的案子是个冤案,周启川是被人陷害的。”慕容潇潇道。
刽子手抬头看宗政骞尧,他还好好地跪在那。
太阳直射大地,佟正喊道:“午时已到,行刑!”话音刚落,他从签筒里拿出一个带有“斩”字的签子,扔到地上。
宗政骞尧撕开自己胸前衣襟的缝隙,从里边掏出那张竹纸,递给了郎中。
一个郎中拿上来一张纸,三人分别看过,刑部侍郎开始读那张纸上的内容,无非就是姓名叫什么,所犯何罪,应该执行什么惩罚,读完,盖上印章。
这时,一个白团子急速扑过来,衣袖挥动,立刻,起风了,只见那风掀起了地上的落叶、尘土、旁边的木头架子也未幸免,腾空飞了起来,相互碰撞,撞的粉碎,落一地的木头片子,风力掀的那些老鼠朝对面那个黑衣人扑过去。
“大人,刀断了。”刽子手道。
“难道真像市井人传颂的那样,他是耳目股肱之臣?老天也帮他?”佟正嘀咕了一句。
断头台后面摆着几把太师椅,一张案子,案子上摆着签筒,醒木。
人们闪开一条通道。
刽子手接过一个大碗,喝了一碗酒,最后一口喷在刀片子上,定了定神,举起手里的大刀,手起刀落,由于使劲过大,自己一下子扑跪到地上,再看手里的刀,断裂成好几节掉了一地碎片,手里握着的就剩个刀把,他大惊,慌的把刀把扔到地上,好像刚才拿的是个烫手的山芋。
上官高扬道:“你是什么人?”
白团子稳稳地落了地,闷哼一声,他回头朝倒下的慕容姑娘看了看,上前背起她,牵上马朝宗政府走去。
“慕容潇潇,漕帮帮主慕容风的女儿。”
这风逼的那个不出手的黑衣人不得不打开一个貌似大口袋的东西,把老鼠召唤回去,几个人上马,一路飞奔,消失在夜色里。
“各位大人,你们这样行刑是不是太仓促了?”一个声音在人群后响起来。
“哦?快呈上来看看。”钱大人道。
人群都在窃窃私语,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
上官大人道:“这上面说有人让他篡改募兵人数,那些不入籍的兵由他独立训练,他没答应此事,由此引来杀身之祸。”
“老鼠!”慕容潇潇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郎中把锦呈上来。
慕容潇潇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袭白衣桃花堡堡主沈峰。
老鼠越来越多,她感到自己应接不暇了,铺天盖地朝自己压过来,终于,慕容潇潇眼前一黑,被什么东西“噗”扑倒,晕了过去。
“周启川在被抄家斩首前,留下了一封血书,他给她女儿留了一半,另一半在这位他昔日的好友沈峰手里,现在这封血书已经找到,还请大人明鉴。”慕容潇潇呈上那半张锦,沈峰也掏出那半张锦。
“你手里的证据是哪里来的?”上官高扬问道。
午时还差那么一刻,御史台钱大人、大理寺卿上官高扬、刑部侍郎佟正三人纷纷在太师椅上就坐,衙门王推行官侍立一旁。
宗政骞尧已经被捕快从囚车里拎出来,跪到刑场的木制台子前,他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太阳刺眼地照着他,照着大地上的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