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2/2)

    “帕子”

    季绾从架格上抽出一本书坐在潘胭对面,认真翻看起来,“这本书我在齐伯那里替阿渊借阅过,市面上很难再买到。”

    看着歪歪扭扭的走针,何琇佩忍俊不禁,在旁指导起女儿的绣活。

    悬在手上,季绾笑问:“算不算别具匠心?”

    “这些书是嫂嫂嫁来沈家时带来的?”

    酉时三刻,季绾收拾妥当,在等待君晟下值回来的工夫,去了一趟前院的倒座房。

    她拔出针,本是浑不在意,却被君晟抓住手,挤出一滴血珠,又被君晟用锦帕擦去。

    潘胭拿来茶罐,煮水沏茶,除了沈大宝和二宝时常会来找茹茹玩耍,几乎没人会来她这里。

    人多是世故的,沈荣杰和乔氏不能免俗,一再委屈三儿媳,却给认回家门的四子盖了二层的新房,一度花光老本,因他们知晓,背靠新认回的四子,犹如背靠金山银山,而三儿媳带着拖油瓶,除了料理日常杂事和饮食,于他们再无价值。

    绣线穿梭其上,还看不出雏形轮廓。

    怎么说,人家也是太师府的二公子,若是让太师府大夫人瞧见,是否会觉得女儿在侮辱他们?

    蓦地,指尖一痛,针尖刺破了皮肤。

    季绾一进门,有种走进书肆的错觉,屋子里飘散墨香,墙角架格上摆放着满当当的书籍。

    月白的帕子染上一朵血梅。

    潘胭递过茶盏,“若是季渊还用得上,就拿去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物尽其用,这本我很少翻看,放在我这儿是白瞎了。”

    季绾笑着晃了晃手里的荷包,“明日不是要去见君二公子,我想送他一份见面礼。”

    “嗯。”季绾担心明早之前完不成荷包上的刺绣,快速穿针引线,她绣活不精湛,幸好只是在荷包上绣一个不算复杂的拨浪鼓,勉强过得去。

    在坐上马车后,男人拿出染血的帕子缠绕在手上,紧紧攥住。

    这是她第一次走进潘胭母女的居所。

    烛光跳动在君晟深邃的清瞳中,交织眼中的涟漪,他坐下来,看着被灯火映亮半边脸的女子,恍如隔世。

    潘胭笑开,唇红齿白,可以对他人有所帮助,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慰藉。

    “谢啦。”

    她深深记得出嫁当日被沈家亲戚嘲笑穷酸的滋味,那晚公婆的脸色也不好看,还是沈二郎和沈栩哥俩当着亲戚四邻的面,先、后说了一句“书籍是宝藏”,替她解了围。

    “不必与老二客气,叫他豫哥儿就行。”

    “是啊,是我的嫁妆。”潘胭感叹道,“家里没落后,拿不出嫁妆,勉强用这些书凑数。”

    倒座房坐南朝北,有些潮湿,白日暗淡少光,只有到了傍晚晚霞斜照,小轩内才能亮堂些。

    那个在他怀里不谙世事的女娃娃长大了,长成了蕙质兰心的女子。可自小冰雪聪明的胞弟,智力永远停留在五岁。

    潘胭揉揉女儿的脑袋,“那你谢谢叔叔了吗?”

    简陋破旧潮湿的小屋,因潘胭有了别样的意韵。

    君晟叠好帕子放入袖管,在季绾诧异的注视下起身,“我去上朝,你量力而为,别累到眼睛。”

    何琇佩担忧道:“会不会太寒碜了?”

    季绾合上书,拿在手里晃了晃,“那我替阿渊多谢嫂嫂了。”

    可这事,与她无关,是他的疏忽。

    送她离开与胞弟走失是同一日。

    有了母亲的加持,一个藕粉色绣有拨浪鼓的的荷包在次日傍晚前缝制完成,季绾又用流苏和璎珞编成三股绳系在其上作为点缀。

    这时,沈茹茹拿着糖人跑进来,欢欢喜喜地扑进母亲怀里,扭头看向季绾,“四叔和陌寒叔叔回来了,买了好多糖人,陌寒叔叔给我挑了一个最漂亮的。”

    说罢,提步离开。

    白日医馆中,季绾得空就会拿起荷包刺绣。

    “嫂嫂舍得割爱?”

    还要安慰自己,礼不在精,在诚心实意。

    季绾一点儿也不担心太师府的人会想歪了。对她有成见的人,她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与其费力去揣度他人喜好,不如随性一些,顺其自然,交情也讲究一个投缘。

    “无妨。”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