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节(2/3)
&esp;&esp;当然,其他人的表现要比他强一些。但内心的激荡,却是相同的。
&esp;&esp;哪怕此时岁月蹉跎,可那又有什么呢?终有“千金散尽还复来”之时!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曾经,谁没有一腔热血,满腹抱负?
&esp;&esp;当然,这两句的开篇,从内容上来看,可谓是悲感至极,但却不露纤弱,完全像是巨人般的伤感,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esp;&esp;“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esp;&esp;不仅仅是他,在场的其他人,也完全被这个开篇给震住了。
&esp;&esp;如果说之前的那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李文正主席在读完之后,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这首诗的好。但是,对于他来说,《送孟浩然》那首诗也仅仅是“好”而已。这种好,他在刘禹锡身上感受到过,在白居易身上也见过。可以说,在他的眼里,李白似乎和其他的诗人也没什么区别。
&esp;&esp;他们惊愕的看着手中的a4纸,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怕打破了此时会议室中的这份宁静。
&esp;&esp;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esp;&esp;将伤感,写成这种感觉的,李文正真是头一次见。
&esp;&esp;这一刻,大伙都难免在脑海中回想起了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
&esp;&esp;这等气魄,这等想象,他好似真的看到了一丝“诗仙”的不同寻常之处!
&esp;&esp;可惜,时光荏苒,岁月不再。曾经的雄心壮志,也随着时间东流入海。
&esp;&esp;无奈,众人只好继续忍着心中的千言万语,压抑着激动,继续看下去。
&esp;&esp;仅仅是这两句,李文正主席似乎感受到了李白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esp;&esp;连着两个“君不见”,直接看的李文正主席倒吸凉气。
&esp;&esp;读到这里的时候,李文正忽然眼眶一红。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激动的浑身发抖,嘴里一个劲的叨唠着这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esp;&esp;这两组排比长句,好似带着天风海雨一般,像他扑面而来。那奔腾的黄河之水,好似从天而降,又一入大海而不回。如此壮阔雄浑的景象,绝不是凡人肉眼所见,而是诗人“自道所得”。比之常见的歌咏黄河壮美的诗句,高出了不知多少个层次!
&esp;&esp;但此时此刻,在读到李白的这句诗之后,众人都感觉自己的胸膛中,好似又充满了热血。好似自己的眼前,又浮现出了那年少时充满雄心壮志的自己。
&esp;&esp;紧接着的“朝如青丝暮成雪”,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极度的夸张,让李文正大受震撼。
&esp;&esp;“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esp;&esp;“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esp;&esp;是啊,天生我才必有用!
&esp;&esp;“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esp;&esp;这一句诗,好似对命运的怒吼!又像是对自身才华的无限自信!
&esp;&esp;这真的是人能写出来的?这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想象力啊?
&esp;&esp;这一句,可谓是直击心灵!
&esp;&esp;也许,那时候的感觉,便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吧。
&esp;&esp;好似让所有人,对自己人生的未来,都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esp;&esp;但是,此时此刻,仅仅是这两个“君不见”,就扭转了李文正主席对李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