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2)

    顿了顿说:“我对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很简单,员工的桌面要保持干净,资料存放要整洁,最好分类清晰、标记详细。这个要求对办公室的伙伴们是有点高,但是跟我们的企业发展计划是匹配的,我们要做全国连锁,要做第一的企业,就要有高于市面的标准,如果这样的小事都不能做好,接下来门店管理更艰难。”

    胡希薇有些迟疑:“制度,你不需要过一下吗?”

    陈知夏越开问题:“制度什么时候能出来?”

    胡希薇:“我这边需要修改完善,估计要明天吧。”

    陈知夏不给拖延的机会:“你看今天下午点前可不可以,这毕竟是个小制度,你感觉可以直接给老板签字,争取在下班前下发通知,明天开始执行。”

    听到和看到都是虚幻的,只有制度执行过程,才能真正摸清下属的心思。陈知夏选择不看制度,就是想让胡希薇全权处理,才能旁观明白。

    胡希薇有些犹豫,最终还是点头答应:“可以,我这就去做制度。”

    解决完了胡希薇的事,陈知夏在网上找了两篇学习文章,一篇讲的是如何优化工作的内容,她转发给小秋:“把这篇文章发到公司群里给大家学习,优化工作有利于提高效率。”

    与其天天忙来忙去、加班加点毫无成果,她更倾向于有技巧的工作,事半功倍,频繁的加班会消磨人的灵性,工作成果也缺乏灵动。

    把另外一篇富人做慈善的新闻转发到了朋友圈,顺便加上评论:企业家有社会责任心,值得敬佩。善待他人的人,一定会拥有更多福报。

    在公司最需要培训的人除了员工,还有老板,高管要时常给老板灌输新的理念,当然,不能当着老板的面去说,那样老板会认为你小子没吃几粒盐巴,就敢跟我谈哲学。

    老板最喜欢看朋友圈,了解员工的负面情绪,同时,个别的老板还喜欢分享朋友圈,说什么“天道酬勤”、“知易行难”,看似是在发圈,实则是天天给员工洗脑。

    陈知夏决定充分朋友圈,每天给老板分享慈善的文章,让他充分意识到肩负社会的责任,要有大佬的担当,要多造福员工。

    到了下午三点多,胡希薇把《办公室管理制度》打印出来,突然来找陈知夏。

    陈知夏有些不解:“我已经交代过了,这个制度直接余总签批就可以了,不用找我。”

    胡希薇解释:“老板说,公司的事,你做主就行。”

    看起来是老板的信任,实则是老板也在想撇开改革的烂摊子事。陈知夏干不好,走了,他直接把锅推给陈知夏,一了百了。现在让他签字,意味着他是改革的牵头人,出了事情他得要担着。

    但是,一个公司的改革没有老板在主持,怎么能行呢?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