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3/3)
&esp;&esp;尚书府不缺捶棒,个人选自己趁手的就行,赵敬渊不爱用别人的,自己随身带来,递给宋景辰一把。
&esp;&esp;众人正准备开始,范庆阳来了。
&esp;&esp;张府。
&esp;&esp;张璟对宋三郎的不糊涂大感欣慰,外人都道宋文远养了个好儿子,皇帝龙颜大悦,父凭子贵。
&esp;&esp;实际上朝堂上哪有简单之事,真以为皇帝一张嘴,想封谁就封谁?
&esp;&esp;提拔宋景茂没人吭声,那是因为翰林无实权,皇帝乐意给这个恩典,没人吃饱了撑得给皇帝找不痛快。
&esp;&esp;这户部郎中就不同了,乃是实权官员,必须得按规矩办事,只要下面各级核查人员有异议,宋三郎这官就做不成。
&esp;&esp;当然,宋三郎一个小小的六品官还上升不到让皇帝与众臣博弈的程度。
&esp;&esp;不过这背后却也不简单,如今宰辅大人被分权,帝王不按规矩出牌未必没有试探下面人是否听话的意思。
&esp;&esp;自打萧家驱逐,宰辅被分权后,帝王的专权之心越来越大,看不清这一点,在朝堂上别想有好日子过。
&esp;&esp;张璟面前的翘头案几上,沸水咕嘟咕嘟滚开,茶叶随着沸水翻腾,阵阵茶香溢出,张璟意味深长道:“文远啊,这为官一道,才能只是一方面,还需审时度势呀。”
&esp;&esp;宋三郎听得出张璟的话外音,眼皮抹了一下,不动声色道:“大人,文远不是外人,还请明示。”
&esp;&esp;第155章
&esp;&esp;张璟问:“文远认为李国舅倒台, 朝廷之中谁最受益。”
&esp;&esp;宋三郎回道:“自然是靖王。”
&esp;&esp;张璟继续道:“还有呢?”
&esp;&esp;宋三郎:“范家?”
&esp;&esp;张璟眸光一亮,“没错,正是范家,你猜皇后与太子会不会扶持范家?”
&esp;&esp;宋三郎:“自然会。”
&esp;&esp;张璟点点头, 捋须道:“如此, 文远当以大局为重呀。”
&esp;&esp;张璟不知道这句话一出口, 便泄露了他自己的底线, 两个人的友情算是走到头了。张璟曾给予宋三郎提拔,宋三郎亦投桃报李,关键时刻助他拿捏老尚书取而代之, 互不相欠。
&esp;&esp;什么叫大局?
&esp;&esp;你的大局还是我的大局?
&esp;&esp;你的大局里没有我,我又何必在意你的大局。
&esp;&esp;范家都还没说话呢, 你就要我以大局为重,要我儿委屈求全,他日遇到更大的危机你将置我于何地?
&esp;&esp;心中明了,宋三郎面上不显, 冲张璟一笑, “大人说的是, 文远记住了。”
&esp;&esp;又同张璟坐了一会儿,品品茶, 赏赏古玩,宋三郎起身告辞。
&esp;&esp;——礼部尚书府
&esp;&esp;府上老太太是范府的亲戚, 前些日子病了, 今日一早李氏得了丈夫的嘱托,带着儿子过府来探望老太太。
&esp;&esp;老人生着病, 尽管燃了檀香,屋子里仍难免有些味道, 范庆阳刚进屋就受不了,李氏担心他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让其同老太太问了个好,便打发丫鬟带他去外面玩儿。
&esp;&esp;冤家路窄,刚到后花园,他一眼就在人群中瞅见了辰哥儿。
&esp;&esp;还没怎么着呢,他这气又不打一处来,他同尚书府的少爷还沾着亲戚呢,他们明知道他也喜欢捶丸,却不邀请他,反而邀请他的死对头宋景辰——简直快要气死他了!
&esp;&esp;范庆阳咬着牙一跺脚,蹬!蹬!蹬!沿着木制回廊一路小跑过来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