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1章 青丘参战援白苗(2/3)
&esp;&esp;李呈部队下落不明、合围锦阳之计失败、金卓入高川郡作战不利、四十万桓军大败回族、青丘族对白苗族的援助已浮上水面,这些接踵而至的打击让任放萌生出退兵之意。
&esp;&esp;桓军还未到白苗族,便被梧桐军和虎贲军联手打回本土,原来还对其抱以重望的任放大失所望,而且最令他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青丘族最终还是站到了白苗族那一边,得到青丘族的支持,白苗族的军力倍增,己方取胜的希望已微乎其微。
&esp;&esp;城上的白苗将士闻言,鼻子都差点气歪了,己方的城池是你说开就开的吗?自己的大王又是你说见就可以见的吗?有性情冲动的士卒举起弓箭,就要射杀城外来使,多亏守城的将领闻讯及时赶到,阻止那些要放箭的士卒,然后令人马上回城内向大王禀明情况。
&esp;&esp;任放已打定了主意,即便要退兵,也得通过谈判的手段在白苗族身上占得最大的便宜。
&esp;&esp;殷方本就是主张参战的,只不过是朝中大臣们反对,现在他得到战将和全族平民的支持,再无顾虑,正好项武又来求救,殷方便顺水推舟,令虎贲军协助白苗军,进攻身处于青丘境的桓军。
&esp;&esp;在此战中,秦阳可算见识到虎贲军的厉害,十万骑兵,发起进攻时,真好像排山倒海一般,不用交战,仅仅是十万骑一起向前冲锋的声势,就足可以威慑住任何一个对手。
&esp;&esp;不过,即便任放是全军统帅,但伐白苗之战可不是他想打就打,想退就能退的,要撤兵,必须得得到川戎二族王公的首肯,任放心中明白,远在千里之外的两族朝廷又能会理解前方战事的吃紧,大臣们只会单纯地看双方的数据。而在数据上,己方还确实占有优势,自己若是提议撤兵,没准就会被扣上个怯敌的大帽子。
&esp;&esp;看到肖轩的这份回书,任放心情又是激动又是澎湃,同时也彻底安心了。
&esp;&esp;任放经过深思熟虑,给西川王肖轩写了一封私人信,在信中他未提退兵之事,只是详细讲明己方大军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尤其是补给问题,已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
&esp;&esp;青丘族一改坐山观虎斗的姿态,直接参战,一是因为我派出的使节项武已到乌江,并且见到了青丘王殷方,将目前的战局详细讲述给殷方,请他支援白苗族。其二,便是大戎军曾屠杀青丘族平民并将其尸体制造瘟疫的事情已在青丘族广泛流传开来,使得青丘人对大戎军恨之入骨,连带着,把西川军也一并恨了进去。青丘族援白苗的声音越来越高,尤其是战将们,皆认为大戎军在青丘族的所做所为对青丘族而言是奇耻大辱,若不能讨回公道,青丘族今后还有何脸面存于列族之内?
&esp;&esp;接到肖轩回信的隔日,任放派出一名使节,去往锦阳,邀我出城相谈。
&esp;&esp;肖轩在信中并没有给出他明确的指示,但却下放给他极大的权限,也充分显示出对任放的信任。肖轩的信中写明,让他随机应变,将在外,所遇的大事小情,皆可自己做主,无须顾虑族王和朝廷的意见。
&esp;&esp;川戎联军的时节打着白旗,来到锦阳城下,其随从向城上高声大喝,先是报出自己的身份,而且提出要进城见白苗王。
&esp;&esp;四十万的桓军就这样成为大戎军的替罪羔羊,做了青丘族泄愤的对像,在梧桐军和虎贲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全军溃散,一败涂地。
&esp;&esp;他的信件传到皇城,没过多久,得到肖轩的回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