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2)

    通过老爷子的解说,她才知道,原来阿嬷当年在江中漂浮了三四天,才被老爷子救下,当时的她奄奄一息、脑袋还受了伤,几乎快要没命,好在老爷子的医术妙手回春,才将她从阎王那边抢了过来,不过却失去了记忆、还落下了寒疾。

    冯轶恍然。难怪她当年等了那么久,都没见到阿嬷回去,却不是阿嬷没了性命,而是受了重创。

    不过,通过这个细节,冯轶也猜想出老爷子的医术不凡。

    经过询问,才得知老爷子本是个没名没姓的孤儿,后来被一名医者收养,将医术传授给了他,还为他取名阿仁。

    不想老爷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几十年下来将医术修炼到趋于臻境,在宸州范围内传出‘神医’美名,但却也被世家盯上,想要让他的一身医术为他们所用,好大肆用药行敛财。

    老爷子宁死不屈,他们却让人将老爷子的双腿打断,好在后来被贺弼设法救了出来,但双腿也再难以治好了。

    得知冯轶要将世家之人全部抄斩,老爷子大呼痛快,然后提出想要去观刑。

    冯轶自然答应了下来。

    -

    第二日。

    俪江旁边大早就来了众多百姓,他们一个个的面露期待之色。

    冯轶也早就让人将刑场备好。

    在世家那些人被推出来之时,周围的百姓全是一片叫好之声。

    有世家的人故意示弱,想要趁机逃跑,但是才挣脱小兵的束缚,往旁边跑去,结果却被围观的百姓齐心拦住,打得半死,又被愤怒的小兵抓了回去。

    鲜血将俪江的江水都染红。

    明明是残酷的杀人现场,但百姓们看得不亦乐乎。

    一天下来,经过口口相传,冯轶的声望简直达到老少皆知的程度。

    人人都感念镇国郡主为民除害、甚至无数的百姓家中为冯轶供起了长生牌。

    铲除了宸州这些无良的世家后,冯轶又将从世家抄出来一部分钱财,根据先前的账目,返还给百姓,剩下的则充进国库。

    一系列的事情进展下来,时间流逝得飞快。

    转眼就快到了两个堂哥武举的日子。

    冯轶怕耽误他们,便决定将接下来的事情交托给御史大夫张逞,而她则带着封家众人及部分精兵返回皇城。

    等到冯轶即将返程那天,刚出宸州城门,马车外面的封家人忽然惊呼一声。

    冯轶拉开车帘一看,便见到浩浩荡荡的万民伞排成行。

    举着万民伞的百姓们见到她露面,不由激动万分,纷纷挤着将伞递上来。

    “郡主殿下福体安康!!”

    “郡主殿下长寿千年!!”

    “郡主殿下洪福齐天!!……”

    无数的祝愿涌进冯轶的耳中,令她不仅莞尔一笑。

    这些万民伞全是百姓们自发地、一针一线地缝制而成,每把伞上还缀着许多写有赠送者姓名的布条。

    精兵们请示地看向冯轶,得到她点头的授意,他们才将这些万民伞全部收了下来。

    为了将这些伞带回去,冯轶还不得不托精兵返回州城让张逞找了辆马车专门来盛装。

    最后在百姓们依依道别的眼神下,众人再次启程,离开了宸州。

    与此同时,冯轶在宸州的所作所为也经由有意无意的传播,从宸州扩散了开去。

    神器就是证据

    有精兵开路,回皇城的路上并没出什么意外。

    只是他们路上碰巧救下几个被野狼围困的赶考学子。

    那些野狼也不知为何从山里跑到官道,不过对于冯轶他们来说,不足为惧。

    甚至都不用出动枪支弹药,光凭精兵们手中的冷兵器,便将其斩杀大半,还有一些夹着尾巴逃跑了。

    被救下之后,几个学子连忙道谢,还自道了身份。

    问起救下他们的是何人,精兵也不惧透露冯轶的身份,直接道明是镇国郡主。

    有学子听闻座驾中坐的是当朝镇国郡主,不由眼睛都亮了起来。

    “可是那个一怒斩尽世家子、铁血手段定宸州的镇国郡主?!”

    “正是。”

    那学子两眼放光,“我妹妹最敬佩的便是郡主殿下了!”

    其他学子也对冯轶非常景仰,他们都出身贫寒,与那些世家本身就是对立阶层,听说郡主的所作所为都暗暗叫好。

    不过也有学子对政事较为敏感,略有些忧心忡忡。

    “郡主虽大义为民,不过恐怕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且……”郡主按理是没有掌管军政的权利的,这位郡主却下令将那些世家之人处斩,听说又曾从宸州都督手中接过军权,这样的事迹对百姓来说是好事,但传去某些人的耳中,岂不是成了把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