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第1节(3/3)

    王翠花倒是没怀疑,其实她心里也嘀咕苏月胃口大,还不是儿子非要娶这个女人。到底是养了十八年的姑娘,王翠花心底相信赵小甜还是很乖巧的,不敢忤逆她。

    两句话打发了苏月,她想关上门说点悄悄话,没想到这个破门已经不中用了,脸上尴尬,“回头让你爸重新给你做一个,这个确实旧了。”

    赵小甜没推辞,“正好我之前拿回来一扇好的,麻烦爸帮我安上了,咳咳,人真禁不住吹,要是病迟迟不好,工作那边也没交代。”

    王翠花只当是这死丫头同意把工作转让出来了,这才给一个笑脸,也不觉得一个“破门”给丫头片子安上心疼了。

    没过多久,王翠花满意的离开了,隔壁的厨房里传出来摔摔打打的声音,王翠花不经常做饭,手脚很生疏,有心想喊赵小甜起来做饭,话到嘴边,变成了,“四丫头,在哪躲懒呢,还不滚过来做饭!”

    同时响起的还有二哥的声音,“妈,我饿了,饭呢?”

    王翠花笑呵呵的,“马上了,马上了。”

    不一会儿,又传来大家吃饭的声音。

    没人想起来茅草屋里还有一个饿晕的赵小甜,好像这个人不存在一样。

    赵小甜没失望,这是她早就知道的剧情,不是吗?

    一份工作,换不来优待,也换不来半点亲情,无论她给多少,父母只会认为她是应该的。

    上行下效,久而久之,她自己都觉得是应该了。

    她为自己上辈子悲哀。

    哪怕她死了,也没人会怀念吧,甚至想起都不会。

    赵家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能算得上是村里的大户了。

    家底不算薄,有三间砖挂脸的平房,王翠花和赵大山夫妻住一间,大哥从军,不住在家里,二哥住一间,双胞胎四妹和五弟住一间,唯有她,老三,赵小甜,住在以前放柴火的茅草房里。

    三间房子,隔不出来她容身的片寸之地。

    一切只因为,她不是亲生的孩子,是小时候王翠花在雪地里捡回来的。

    一个孝字大过天,何况还是养一个捡来的孩子,赵小甜是感激的。

    自从她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后,她心甘情愿的包揽了王翠花指派给她的家务,包括洗衣煮饭,照顾孩子,下地插秧种水稻,说一句中肯的话,村里和她这般大的小伙子都没有她能干。

    王翠花和赵大山总念叨家里穷,养不起太多孩子,前世的她虽然疑惑为什么家里看起来很富裕还吃不起饭,但也愿意帮家里多赚钱。

    大哥是个好人,一直让家里的孩子读书,她也顺利读了初中,成绩还不错,凭借这点,她帮纺织厂一个老工人干了许多活,找到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一个月12块钱,想着这下家里能吃饱了。

    可是她没想到,这份工作,成了她的催命符。

    全家也只有她吃不饱。

    她不是没向父母询问过,可一问父亲就吧嗒吧嗒抽烟杆子,一脸迫不得已的穷苦相,而母亲王翠花呢,保准赏她劈头盖脸一顿骂。

    她在村里的名声并不好,像什么,“养不熟的白眼狼”、“狐媚子”、“吃白饭的”

    很难想象,这些帽子都是从父母和二哥的嘴里扣下来的。

    直到这天大的“恩情”搓弄死的那一天,她才觉得讽刺至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