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第16节(1/3)

    第一届技术分享课堂, 就在纺织厂小小的办公室里诞生了。

    赵小甜完全没有藏私,也没搞特殊化,办公室门大开, 想听的人随意。

    没有黑板, 几个工人临时支起一张厚铁皮,赵小甜就在上面写写画画。

    被挤到老远的张素和李厂长感叹,“生不逢时。”

    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师傅跛着一只脚,颤颤巍巍的往树上爬,想听得更清楚些。

    张素眉心一跳, 忙着阻止, “胡老师傅, 您怎么能爬树呢?”

    胡老师傅吹着胡子, “多好的学习机会,我可不能错过,你们两个不懂技术, 别在这里凑热闹, 赶紧走远点。”

    张素和李厂长嘴角下垂, 直接被这帮如饥似渴, 爱学习的人撵出来了。

    这堂课从下午上到凌晨, 直接讲到赵小甜喉咙沙哑, 几乎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有个伶俐的, 直接将厂里的喇叭拿过来。让赵小甜对着喇叭讲。

    第二天上午,赵小甜离开厂子的时候,所有人都出来相送。

    大家表达谢意都很实在, 东家给两个鸡蛋,西家送点袜子手套。

    东西都不多, 却也是这些人能出的最大诚意了。

    或许之前,他们都为了自己那么点小心思藏着掖着,但是从今天开始,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

    这个年代大多数人还是淳朴的,赵小甜倾囊相授的举动,真真正正感染了这些喜欢技术,热爱研究的人。

    或许现在他们还微不足道,可假以时日,星星之火也能燎原。

    东西赵小甜一个都没收,这份热情她收下了。

    望着眼睛发亮,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赵小甜本来没抱什么希望的心底砰的一声,爆发出希望的光。

    这次传授经验只是心里觉得重生的自己该做点什么,她完全没想过改变这些平日里只扫门前雪的工人们,也没想过能得到什么好处。

    嘴角笑意加大,她站上台阶,朗声道:“同志们,我知道大家都想学一手吃饱肚子,但一手是不够的,只要我们大家联合起来,那我们就是最强的集体!”

    宋大柱第一个站出来迎合,“没错,我们一个人不行,那就十个人,十个人不行,那就一百个人,总有一天,我们要造出属于自己的纺织机,不用再受这些进口洋货的气!”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工人的共鸣。

    是啊,洋机器确实时髦,可他们玩不转,要是自家的机器,他们一定能行!

    一时间,大家看赵小甜的神色十分柔和。

    聪明,不藏私,肯奉献,还大度,这样的孩子太难得了,这要是他们家的孩子,他们都能笑傻了。

    也就是老赵家那些不明白事理的,别以为他们不知道,都是一个公社的,谁家还没亲戚呢。他们家那点事,想打听都能知道。

    他们之前确实没管,还有看笑话的心思,这么一比,心底顿觉不是滋味。

    脸红,懊恼,羞愧,百味杂陈。

    这样不计前嫌的孩子太少了。

    几个知道细情的工人当场拍手,“以后小甜就是我亲妹子,她的事就是我的事!”

    赵小甜无私奉献,他们给不起东西,但做后盾还是足够的,以后谁说赵小甜的不是,就是找他们不痛快!

    此时工人们还不知道赵小甜日后要离开这里,不管真心实意,都在认真表决心。

    见大家热情高涨,赵小甜只是笑笑,没多解释,打算抓紧回去准备离开的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