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2)

    时岁冷声开口:“抬头。”

    前些日子,有个不知死活的官员送了位少年入府。那孩子生得杏眼薄唇,抬眼时颇有几分沈将军的神韵。

    “嗯。”时岁漫不经心地摇着手中折扇。

    时岁昏睡了整整三日。

    朝堂上下,一时风平浪静。

    “王爷情绪如此剧烈起伏,若是再受刺激……”为首太医令重重叩首,“只怕会有自绝的倾向。”

    “诛九族。”

    他如今已经不奢望会有人能记得他还喜欢喝凉茶的喜好了。

    所谓黎民百姓,有时候愚昧得令人心寒。

    “保重。”

    他早已暗中调遣精锐私兵沿边关搜寻,但凡探得半点沈清让尚在人世的风声,必当八百里加急传回京城。

    茶楼雅间里,苏涣望着倚窗独酌的时岁。

    “今日……是何夕?”时岁声音嘶哑。

    只是最近的脾气越发喜怒无常。

    御赐亲笔的“长云发妻”四个字自从沈清让出征后的第五十二日便再未示人,唯余另一面“勤于群臣”的题字在扇面若隐若现。

    苏涣看着时岁这副模样,眼眶发酸。

    时岁已经听过太多怜悯。

    心尖上的人,岂容他人染指半分。

    然而,随着年关将近,苏涣心中那跟弦崩的越紧。

    新政如火如荼地推行着,那些心怀不轨、妄图兴风作浪之人,在苏涣轻描淡写的一句“文字狱”下,早已噤若寒蝉。

    暗卫今晨来报,南疆战事已了。

    “罪状已张榜公示。”苏涣递过去一盏温茶。

    “愚不可及。”他冷笑着将拟好的告示掷给侍从,“把太史令的罪状张榜公示,看谁还敢煽风点火。”

    可没有人知道,他根本不想往前看。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算着日子,沈将军也该凯旋了。”苏涣抿了口茶,眼角余光细细描摹着时岁每一丝神情变化。

    边关战报已整整三月杳无音信,这般异常,时岁自然心知肚明,却始终缄默不语。

    苏涣一怔,没料到他会问这个:“九月十五。”

    “除夕那日的接风宴准备的如何了?”时岁随手捻起一块枣糕。

    只要再熬过这三个半月,就能见到他的将军了。

    “节哀。”

    “你的眼睛……”时岁用扇尖抬起少年下巴,嗓音温柔得可怕,“丑得令人生厌。”

    “往前看。”

    最后的怜悯?这群人不配。

    却在入口的瞬间蹙起眉头。

    “转眼就要到年节了。”苏涣执起茶盏,状若无意地开口。

    “已经按照往年规格来置办。”

    “快了。”时岁唇角微扬,指尖轻轻描摹着玉佩纹路。

    房内突然传来窸窣声响,打断了苏涣的思绪。

    苏涣代掌朝政时,才知道民间对时岁的非议有多甚。

    还有一百零七个日夜, 便是除夕。

    “都退下。”他声音嘶哑, “今日之事, 若有人敢泄露半字……”

    活在那个父母健在,还有时絮和周涉的冬日初雪。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顿了顿:“再有妄议摄政王者,以文字狱论处。”

    甜得发腻。

    活在那个和沈清让初遇的秋日云亭。

    “你也配学他?”

    他匆忙绕过屏风, 只见时岁正摩挲着枕边那枚赝品玉佩,目光空洞地望着床顶雕花。

    从封陵城破那日起,就有人在告诉他。

    “太史令如何了?”时岁撑着坐起来,方才苏涣在外间与侍从的交谈,他也听了个七七八八。

    苏涣还记得那日,少年跪在锦毯上,怯生生唤了声“王爷”。

    苏涣不禁想,若沈清让知道他用命守护的百姓, 正如何诋毁他最爱的人, 该是何等痛心?

    苏涣至今记得那孩子惊恐的眼神,像极了受惊的鹿。

    时岁初登摄政王位,苏涣亲自督检了所有膳食器皿,连金羽卫的布防图都反复推演了数遍。这是新政推行后的首次大宴,谁也不敢赌那些被断了财路的江南豪绅会做出什么疯狂之举。

    他只想永远活在过去。

    “嗯。”时岁接过,一饮而尽。

    苏涣闭了闭眼,喉间涌上一股腥甜。

    那人定定望着远处那座将军府。

    将军府内,太医们跪伏一地, 额角紧贴青砖。

    少年欣喜仰首,却见一道寒光闪过。扇面边缘在他颈侧划出血线,猩红顺着雪白肌肤蜿蜒而下。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