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2)

    她跟沈确的室友见过几面,但也只是眼熟的程度,在拥挤的会议中心里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正方一辩已经坐下,轮到了反方的二辩,林知远没有时间纠结,她干脆捏着手机顺着楼梯走下去。

    能不能找到沈确的室友不要紧,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空位。

    临城理工的法学每年年初都会举办辩论比赛,不管是哪个年级的都可以参加。沈确和罗惠怡都报了名,今天的这场比赛沈确是反方二辩。

    辩题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林知远,这里。正当林知远为座位感到焦头烂额时,宋子旭转过身对着她挥舞手中的鲜花。

    林知远撩了一下头发,快步过去: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没事,还没轮到沈确,还来得及。

    沈确正坐在反方的二辩席位上,双手撑着大腿眉头紧皱地看着桌子上的稿子,听到感兴趣的点便抬头看向对方,拿起笔记述要反驳的论点。

    哈喽!坐在林知远身旁的能力侧着身跟林知远打招呼。因为宋子旭腿脚不便,她只能坐着轮椅守在最旁边的位置,由林知远坐在中间。

    哈喽,好久不见。林知远点点头,挥挥手掌表示问候。

    来,我们今天的辩题叫吃得苦中苦是否真的能成为人上人。正方二辩站起身,摆出演讲的姿态慷慨陈词,寒窗十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鲤鱼跃龙门,这是古今中外多少寒门学子的梦想。古时为什么要设立科举制?为的就是让寒门学子有个盼头,勤学苦读,历经磨练,选拔最好的人才报效朝廷。战国时期有个学子叫做苏秦,他勤学苦读只想施展心中的抱负,奈何一直不得志,连家中的嫂嫂都能对他冷嘲热讽。面对如此待遇,苏秦愈加勤苦,终得一日一展宏图,百官相拥,让嫂嫂在自己面前抬不起头来。

    在我们之中想必也有些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孩子,我们这般努力学习来到这所学校不就是为了摆脱当初的贫困,摆脱曾经自卑畏手畏脚的自己,如今的自己对于曾经的自己来说,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人上人吗?

    倒计时的钟声响起,正方二辩看了眼时间,加快自己的语速:有一个现实的例子,新西兰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自己的期末作业里就写了这样的辩题,但最后教授给她打了零分。教授给了她这样的解释:这个世界应当是人人平等的,你努力就是为了当人上人吗?那你让这些人下人怎么办?其实这位教授的主张有个盲点,她倡导人人平等,但她却以自己教授的身份给学生的期末成绩打了零分,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人上人吗?这位教授寒窗苦读数十年才坐上这个位置,但她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所反对的观点的正确性。

    主持人正方时间结束,众人的视线纷纷投向反方二辩。

    沈确穿着杏色薄款西装外套,鼻梁上架着她那副无框眼镜,一头蓝发在在冷色灯光的照射下如同蒙上一层光雾,她的袖子挽上去半截,站起身下意识地扶了一下镜框:

    来,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今天的辩题究竟是什么意思。沈确一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向前倾看着正方二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出人头地。请大家注意这里的表述,只有才那么有没有可能有些人根本不用付出任何努力,不用吃任何苦就能成为我们眼中的人上人?对方二辩刚刚跟我们举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另一面是什么,是世家门阀。这些世家门阀的子弟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他们只需要顺利长大,继承父亲的爵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侵占底层人民的财产,决定他们的生死。

    是底层人民不够努力吗?我想应该不是的。就像我们熟知的骆驼祥子,祥子一生都在为一辆黄包车努力,但他这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像是挂在驴前面的萝卜一样,怎么也触碰不到。

    很多网友调侃,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是羊水,我想,这不是玩笑话,而是大家把自己经历的辛酸以一种玩笑话的口吻说了出来。普通打工人不管有多努力,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下班回去不断学习考证,她们吃的苦却还比不上人家的一层裙带关系。那些领导每天领着高薪,翘着二郎腿窝在办公室里炒股、打游戏、聊天。我们这些底层打工人干着最苦最累压力最大的活,领着最微薄的薪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