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2)

    这一堆加加减减的,在场不少人早已经听迷了,可旁边的华夏书院学生却快速的推算了出来。

    “他起码需要在亥时左右出门。”

    “没错,那还要算作一路顺风且无人遇到的情况下。”童启点头表示同意。

    “那不对啊!亥时我还没睡,正和妹妹在算账,睡之前吴案首的灯油还是我给他添的呢,那个时候他正低头温习着功课,我可以做证。”刘默连忙插话道。

    旁边的邻居也忙开口道,“是了,刘默锁门的时候我还和他打了招呼,亲眼看到他手里拿的油灯。”

    更夫忙摇头反驳,“许是我记错了,我……”

    “没错,你的确记错了,你说你视力很好对吧,既然大晚上能看清衣衫上的血迹,那我问你,我右边衣角上有什么,你现在能告诉我吗?”

    童启直接后退几步,站在人群之中,环胸注视着他,那更夫额头上汗水渐渐密布。

    “是……是一大片污渍。”

    “不,我右边衣角上什么都没有。”童启隐匿在暗处,提起自己的衣角展示道。

    顾信之慌乱的看向一旁的丘师爷,可对方也没料到,童启的思维会如此清晰,不受影响,只几句,便辩驳倒了更夫的口供。

    童启再次将视线看向地上的证物。

    “至于这东西,那便更好作假了,别的不说,我们华夏书院的衣衫都是有一定的暗纹的,只要用手摸就能摸出来,若真是染血时被包裹,升起如此多的锈斑,那上面一定会有布料沾染,可这把匕首……”

    他拿起那把刀,除了锈迹便只剩下些微血液沉淀下来的粉末,哪里有什么图案?

    “何况,这衣衫上的血迹也不正常。”

    童启冷静的摩挲了一下那衣服上的血液颜色,细致分析道。

    “但凡杀过人的应该都知道,如果刺中要害,血管里是会喷射出大量鲜血的,若近距离相处,那么衣服上绝不可能只沾染这一点,而且,模样也不会是呈现这种大片状,而是点滴斜射进入才对。十日过去,更不可能还保持如此鲜艳的颜色,随着氧化,会渐渐暗红沉淀,直至转为粉末状。”

    周围百姓们敬畏的听着,一脸的迷迷糊糊,可不知为何,却倍觉有道理。

    旁边的仵作同样啧啧称奇,他仔细思考了一下以往遇到的情况……

    别说,好像还真是如此。

    不少人过了一会儿,这才恍然大悟道。

    “这么说这衣服上的血迹有可能压根就不是那日沾染的,而且也并非同一天,那怎么会在他的床底下发现呢?”

    “没准是被栽赃呢?话本里都有讲过,有人嫉妒科考举子,就会拿这种事情栽赃,这更夫满口谎话连篇,说不定就是被人买通,故意栽赃吴案首呢?”

    不得不说,路人意外真相了。

    一下子,民众间舆论再次反转。

    顾信之开始慌了,他拿起惊堂木频繁敲着。

    “肃静,都肃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吗?即便如此,那也证明不了什么,当事人,才是最有利的证据。”

    “是吗?”

    当事人?

    童启挑挑眉,上前一把拉过刘默,遮挡住吴韧的脸,然后向汪启元等人眼神示意了一下,低头询问向那“柳氏”。

    “你说你看到了人?那应该对凶手恨之入骨吧?想必化成灰都能够认识?”

    “自……自然。”柳氏低声说道,不敢直接回应这小山长的问询。

    童启站在她身前,干扰着注意,遮挡着她的视线,而身后的汪启元等人则迅速和吴韧换了衣衫,并排站在了一处,简单混淆了一下站位问题。

    “放肆,你们在做什么?”顾信之大喊出声道。

    童启这才起身,示意向那女子。

    “很好,那我再问你一遍,现在,你还能看得出谁是那天碰了你的人吗?”

    因着都穿着华夏书院的衣服,个子年龄又相差无几,猛地变换,没看清的话,根本难以辨认。

    那女子瞬间慌了,瞳孔在几个人之间快速打量着。

    丘师爷闭了闭眼,有意提醒,刚咳嗽了两声,童启的目光便如刀般瞬间射了过去。

    他顿时僵住,不敢再吭。

    那女子没人指挥,犹豫着,只得将手指向了其中一人。

    杨舟万瞬间绽放出一个璀璨的笑容来。

    周围围观的百姓顿时更加大声的议论起来,满脸充满了荒唐难解之状。

    “看吧,当事人甚至都无法辩驳出到底谁是谁,这样的神智状态,便是知府大人所说的铁证如山?简直荒谬。”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