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2)

    秋泓一怔,看着牌坊上刻的“秋慕兰”三字微微出神。

    像秉儿,秋泓讷讷地想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沈惇失笑。

    沈惇神色一顿,随后回答:“你的小孙女,云正的小女儿,祝榕手下那帮残兵败将的统帅。她战死阡南狄砀山后,新代天寿皇帝为其忠心所感动,也为笼络故昇旧臣,所以令少衡地方官给她建了个牌坊。但因战事刚定,百废待兴,政府没钱,所以……就和你挤一挤了。”

    秋泓神色微怔,看着他没说话。

    “南昇皇帝祝榕,永昌帝祝斓的小儿子,也就是天极的孙子,在京梁被屠后自己跑了出来,领着一帮大臣在信州登了基。每天的口头禅就是‘倘若秋相活着,我必还于旧都’。不过这小子确实挺有种,带着一帮残兵败将在阡南的大山里足足撑了二十年。”沈惇说道。

    秋泓木然地点了点头,视线却无法离开秋绪的那张脸。

    站在对面的人扶了扶眼镜,温和一笑:“你好。”

    沈惇把秋泓往前推了推,笑着说:“小秋是秋泓的第十八代孙,在秋家祖祠、秋泓故宅和秋泓墓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后,他一直负责文化宣传和各项交流活动的开展。”

    沈惇拉过秋泓,介绍道:“来,认识一下,秋绪。”

    沈惇飞快揽过秋泓:“走吧,去里面看看。”

    这是个清秀瘦削的年轻人,笑容腼腆内向,眉宇间掩不住文气,最重要的是,他长得竟有些面熟。

    在祖祠的前院中,立着一棵已有四百二十二年树龄的参天银杏。初冬之际,银杏灿黄的叶子落了满地,仿佛一层薄薄的鎏金,每一片都盛着从枝干缝隙中倾泻而下的几缕微光,让人不禁去想,四百年前的这里,是否也是如此。

    沈惇立刻说:“那是光裕皇帝给你立的。”

    “光裕?”秋泓没听说过这个年号。

    说完,他冲角门处的工作人员一点头,如同回家一般,轻车熟路地领着秋泓越过了排队买票的人群,迈过了秋家祖祠的门槛。

    这日不是周末,但秋家祖祠里却游客不少。越过人群,一个站在银杏树边的年轻人看到了沈惇,立刻迎上前:“沈叔叔,你来了。”

    秋泓收回了目光,神色不悲不喜:“我又不是天上的神仙,他都被打进阡南的山窝窝里了,我就算是活着,难道还能带着他一路北上吗?给他十个陆渐春王竹潇都不顶用。”

    秋泓接着问:“那背后刻的是谁?”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