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2)

    生死教育的话题始终缺失,宋书语觉得这必须和学生们探讨探讨,她让学生们安静下来,用一个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

    宋书语曾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看到,人类的心脏停止跳动以后,大脑会意识到自己正在死去。

    这个问题很短,短到令学生们沉默。

    但金欢喜不这么认为,她想象了一下她们老了以后的样子,渐渐出了神。

    宋书语赞同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也不再继续展开话题,任由学生们在底下吵吵闹闹,转而讲起了ppt上老掉牙的生与死。

    费秋彤举起手,试图用浪漫的说辞打破室内沉重的气氛:老师,我觉得遗忘才是死亡。

    对此,陈宝珠的态度很明确:我俩还没死,你是要咒我们是不是?

    可惜死者没有机会告诉别人,自己究竟在最后看到怎样的光景。

    什么是死亡?

    从生物学上讲,心脏停止跳动,大脑死亡的时候,便是真正的死亡。

    关于死亡,金欢喜其实有过思考。

    宋书语心想,还不是因为我写了工作报告,查了很多心理资料,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

    于是金欢喜开始相信父母会长命百岁,逃避这个话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八九岁的时候,金欢喜第一次了解死亡两个字的含义,用最简单的话说,死亡就是你再也看不见这个人,再也无法和他说话。为此,她每天半夜难过的时候,就窝在被子里头偷偷哭,生怕自己哪一天见不到金大富和陈宝珠。

    付子衿拉住金欢喜的手,大拇指的指尖划过她的掌纹,低声问她:你怎么想?

    再长大一些,虽然未曾真正见证死亡,却听过许多生死交织的故事,于是金欢喜逐渐开始认为,死亡只是一个节点,死去也只是为了见到自己想见的人。

    先是生出皱纹,而后白发苍苍,最后走不动路。

    这个问题或许对于她们二人来说太早,因为她们的长辈都是在她们还未出生时离世的,在成长的途中,她们并没有经历过死别。

    在付子衿眼里,人类其实是粒子构成的生命体,死亡也只是回归自然,没什么好怕的。

    土地是有限的,墓地也是有限的,坑位费越来越贵,百年以后,说不定世界上就开始流行电子坟墓了,到时候一扫码,大家都能了解你的生平。

    那我们为什么要写这个?有学生囔囔,写了以后也不一定有机会用得上。

    金欢喜看着ppt上关于生死的话题,想到一个地狱笑话:有的人连墓地都买不起。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