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2(2/3)

    许黟朝着他多看了两眼,神色自若地坐到旁边位置。

    路上,许黟听着车上的人说话。

    “原来如此。”

    牛车上的人看他年龄小,又穿的短褐,路上安安静静的,以为不好奇呢。

    “它叫小黄。”许黟离得近,孩子的声音一清二楚地进入他耳朵里,他主动地接过话,微笑地看着小孩。

    那孩子不明所以,只对着他爹傻笑,一边笑一边小声地说:“爹爹,那小狗……小狗……”

    “灵药?”许黟诧异地问。

    今天出门,是去依禄山的寺庙给孩子求平安符,毕竟三月三要到了,这日子重要。

    许黟把目光转移到孩子的父亲身上:“这位官人可是忧心令郎的身体健康?”

    “金鹅山上的寺庙可灵验了,上次有人求财,过不了几天,他就赚到了五百贯钱!”

    话一落,她就遭到了旁边孩子父亲的瞪眼,又因在许黟面前,不好直接表现出来。

    他家孩子从小就身体虚弱,看过不少大夫,大夫都说是天生体虚带来的病症,需要参汤慢慢调理。

    可人参价贵,一根十年生的人参就要一两银子,他们不过普通人家,哪里拿得出这笔钱。后来又听信到可以治病的偏方,结果吃完愈发严重,还是去的西街仙鹤馆请的坐堂大夫医治,才稍稍好转,却无法根治。

    “可不是嘛,我可没骗你们,这人我认识,就是东街的鑫家,本来进的一批绢料,路上出了问题,以为要倒赔上百贯,没想到去求了一趟,回来变废为宝,价格卖得比原来的还要贵,多挣了好多钱!”

    没过多久,又有两人坐上牛车,车把式驾着车离开城墙角,悠悠晃晃地驶到蜿蜒漫长的泥土路。

    兴许是喜欢他抱上来的小黄,小孩子的眼睛落到了狗狗的身上,眼睛炯炯有神,就是头发枯黄,脸也黄。

    “你看出来了?”他微微诧异。

    “这得多少钱呐!?”

    “少年郎你是怎么知道的?”抱着孩子的娘子轻颤着声音问。

    “那看病可灵验?”这时,抱着孩子的那娘子忽然地开口。

    哪想,以为就这样结束的话题,反而是那孩子的母亲先开了口:“少年郎,你可知这病怎么治?”

    像是一家三口,其中被抱在怀里的小孩五六岁,眼睛大大地睁着,好奇地看向许黟。

    “小黄?”小孩子歪了歪头。

    许黟点头,认真询问:“小孩子脸色过黄,舌苔发白,是不是常吃饱后涨肚难受,小便结节难排?而且半夜盗汗,还会起来啼哭?”

    许黟平静道:“在下不才,看过不少医书,虚虚懂得一些。”

    说话的人看过去,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口里说道:“也灵也灵,山上有仙泉,听说包治百病。”

    话说到这里,他脸色微暗,心疼的摸了摸他娘子怀里的孩子。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还是挺惊讶的,毕竟少年郎看着不过十几岁,还未到及冠之龄,想来也是凑巧。

    “那岂不是比灵药还厉害?”孩子的父亲惊讶开口。

    黄彤彤的,像是涂抹了一层油蜡。

    孩子的父亲说道:“是在西街仙鹤馆求的,里面的坐堂大夫制得一手妙手丸,说是能治梦魇症,还可以治小孩啼哭。”

    车内其他人纷纷噤声,都面带惊诧地看向他。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