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38(1/3)

    老者走过来,说完就让仆人去取二十贯钱,将这笔钱拿去买药,剩下的银子再分给那几户穷人家身上。

    家属听到有人替他们出药钱,皆是感激地差点跪拜,被老者拦下来了。

    他笑眯眯道:“老夫只散了一些财,算不得什么,还得这位许大夫有悬壶济世之善,你等应该多感激他罢。”

    许黟不敢居功,说道:“在下不过学几本医书,识得一些药理,见有伤者医可为而已。还是老先生大善者心广,济弱扶倾。”

    两人互夸一番,又寒暄了几句。

    时间不早,许黟写了几个药方给老者的仆人,待午时,老者安排人备了吃食过来。

    是简单的烧饼和稠粥,依旧令今天受灾的百姓们感激。

    许黟来不及让闲汉买吃食,便留下来吃饼配粥。他看皂隶也没走,就问他怎么不回去。

    皂隶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府里做的白面烧饼香得很,我适才没忍住,找女使要两个吃,比去家吃得好。”

    许黟:“……”

    看来,基层公务员,放在哪个朝代都是难混的。

    许黟回到家已是未时, 他发现何娘子在午时来过一趟给小黄喂了吃食,只塌陷的灶房还乱着,她不知许黟接下来的安排, 便没有收拾。

    但杨荣被杨娘子接回家去了,杨娘子忙完没看到儿子,吓得满巷子喊着找人,好在与何娘子派去的人碰到, 不叫杨娘子差点跑外头寻去。

    许黟知道荣哥儿没事后, 就进到灶房里,把压塌的竹架和簸箕搬出来, 捡出还能用的药材, 晒到院子里。灶房里盛水的缸子是好的, 里面的水进了雨水不能用,他把水倒了,打算挑着担去挑水。

    走出院子门, 许黟遇到上午义诊的伤患家属, 这几家人似乎是商量着一起过来的,手中有的提着篮子,有的用麻布袋装着抱在怀里。

    许黟疑惑,把担子放下来:“怎么过来了?”

    带头的是那位老太太,老太太皱巴巴地手掀开篮子盖着的粗布,感激地说道:“我们是来答谢许大夫的, 要不是许大夫慨然相救,我儿恐怕就要去了。”

    她说到悲痛之处, 没忍住泣声擦了擦泪水, “如此大恩,我等却无以回报, 只能是捡一些贱物过来送予许大夫,你可千万别嫌弃。”

    她带来的篮子里装着二三十颗鸡子,想来是攒了有一段时间了。

    其余等人在老太太表态完,也纷纷地将带过来的东西塞给许黟。

    “许小郎……不,现在得喊你一声许大夫,多谢你救了我夫君,他要是倒了,我也就活不成了。”

    “这是馒头,昨日里才做的,夜里下雨藏着没淋到雨,都是好的,许大夫你别嫌弃了。”

    “家中羞涩,实在拿不出好的来,春收攒着的豆子……”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许黟手臂上就被挂了各种东西,他赶紧抱住,看着怀里的鸡蛋、馒头、蔬菜、黄豆,心里瞬间生出暖意。

    他不求这些义诊的人感恩记得他,但作为一名医生,在被患者家属记住,念着他的好的感觉真的不错。

    许黟温和笑说:“如此多,我哪里吃得完。”

    “都是不值钱的贱物,许大夫,你就收下吧。”老太太说道。

    “是呀许大夫。”

    对他们来说,这些吃食吃不完,拿去市井里卖,能卖个几十文。可对于许黟的大恩,以及花出去的银子,却不值一提。

    他们有心想要答谢他,许黟知道自己再不收下,反而让他们不安,便答应了下来。

    而后,其中一名汉子在知道许黟要去挑水,主动地把担子接过去,说他去去就回来。

    许黟手里抱着东西拦不住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挑着担走远。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