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88(2/3)

    方楚良拿过药方一看,这药方里所用的药物,皆是熟悉,可与以往大夫开的方子,又不同。

    他没再犹豫,让管家把药拿去灶房处,亲自监督着把药汤煎服出来。

    许黟沉默地看完,没有多说什么,取出药箱里自带的笔墨纸砚,开始研墨。

    他给方乔慈开的是保元汤,这药汤出自明朝魏直所著的《博爱心鉴》。

    因为它药性甘温,许黟觉得先用它来调理一下慈哥儿的身体,再合适不过了。

    “麻烦许大夫了。”齐秀娘的态度缓和不少。

    她捏着方子,询问许黟。

    保元汤加减,多用两味当归和丹参,一味补气和血,一味益肺宁心,都对心脏有好处。

    足足有二三十张。

    方楚良道:“这是以往慈哥儿喝的药汤方子,许大夫先过目。”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最要紧的是要给方乔慈开哪个药方。

    当然了,有这个想法不一定有错,确实在中医里面,老中医的医术更加有说服力。

    许黟写完,将药方递给方楚良,对他说,“我今日带来的药物里,正好有这四味药,方教谕若是同意在下的方子,可先煎服一碗,让令郎服下。”

    “这药方,人参一钱,黄芪一钱五分,甘草五分,肉桂三分,加当归一钱,丹参五分。水煎服,煎药时要多加一片生姜。”[注3]

    每个大夫会对于接待的病患,所用什么药物都有自己的见解。许黟想先从心气不足、胸阳不振中入手,那开的药方,就要与别人不同了。

    此药汤主治元气不足,少气畏寒,阳虚顶陷等,对于心气不足导致的胸痹之症的疗效不错。

    许黟一张张地翻阅,其中就有先前听到的“四君子汤”,里面除了白术、茯苓、甘草,还有一味人参。不过用在慈哥儿身上,却不合适。

    “此药汤,真能医得好慈哥儿的顽疾?”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好。”

    此外,其他大夫开的药方里,皆是多多少少有些对症不对药。

    譬如,“当归四逆汤”加减法用,用桂枝、细辛等,可以减体内寒气,对于四肢寒冷者有疗效,也能减轻胸痹心痛症。

    许黟道了一声谢,接过他手中的一沓纸张。

    许黟想,以后会不会多他一个?

    齐秀娘出自大家闺秀,在闺中时,是有女夫子教授过《诗》《孝经》等书籍,她识得字,在看到药方后,心里却是想,这么简单的方子,真的能治好慈哥儿的病?

    许黟摇头:“令郎的病是先天的,在胎儿时就已有,先喝这保元汤,是为了补养心气,振运心阳。待令郎气血亏虚补回,还需要改其他药方调理。”

    不过也有例外,古代里就有不少年纪轻轻就名声远扬的名医。

    这方乔慈还真是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不过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喝过这么多中药汤。

    但这大夫后面新开的药方里,引经药不对,主攻气血虚,却没有补阳。

    中医脉诊中,也是有一诊、二诊、三诊或者四诊等,每次诊脉不同,服用的药汤也要有所保留、加减。

    还有“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等,这一沓药方看下来,有几个大夫开的药方还是很有水准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