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200(3/3)

    连着周边其他县城,也都知道了。

    有病人乘坐着牛车、驴车等车辆,行了几十上百里路,就是来找许黟看病的。

    他们知道这么回事后,就不敢直接跟许黟闹了矛盾,怕以后得病,其他大夫治不好的话,许黟不给他们治。

    今日过来寻许黟看病的这位病患,家住东街,是许黟的邻居。

    他家中是做胭脂买卖的,甚少跟许黟打交道,但这些日子,他听闻陶家的胭脂铺里卖得火热的“许氏面脂”,其实出自许黟之手,就想来套近乎。

    套近乎总得有个缘由,而他脸上得了恶疮好几年,虽然不严重,却麻烦,见客时,总要遮脸。

    这回,他可借着医治恶疮的事,暗地里询问他面脂一事。

    “许大夫久仰大名,鄙人姓曹,你家斜对面第二户人家,某便是住在那里。”曹官人说罢,叹口气道,“说起来,我们也是邻居关系呐。上回许大夫乔迁时,某还想着上门送礼,又怕过于唐突便没遣人过来,实在是惭愧。”

    许黟看向他,虽不明所以,但依旧保持淡定问道:“曹官人好,你今日来,是来……”

    曹官人一愣,连忙歉然说是来看病的,就摘下脸上的帕子,露出脸上长的恶疮。

    “我这脸上恶疮,许大夫可能治?”他询问。

    许黟眯了眯眼,便让他先伸手。

    脉诊之后,隔着帕子检查他面上的恶疮。

    是热毒疮。

    曹官人的热毒疮,是肺胃藴热上升,加之外界毒邪,致使两者互结,表出到肌肤腠理之间,从而长出来的毒疮,以脓疱聚集为主,一碰便会有少量的脓液外溢。[注1]

    常常伴随着红肿,疼痛,消去后,其他地方也会快速地长出来,反反复复不停。

    许黟道:“你这恶疮,需要内外调理,我给你开个汤剂,再开一药散,你且用寻常的润肤面脂调和,敷在恶疮之上便可。”

    “许大夫所说的润肤面脂,莫非是陶家胭脂铺里卖的许氏润肤膏?”曹官人假意问道。

    许黟心有异样地打量他,一面辨析着他话里的意思,一面说道:“并不用,普通面脂就可。”

    寻常抹面的面脂,胭脂铺里一钱左右就可买到,若是用润肤膏,就要贵出几钱银子,没这个必要。

    曹官人笑着说:“我家里也是做小本生意的,家里的面脂确实有不少,不过听说这许氏润肤膏效果十分不错,要是拿它来调和,能不能事半功倍?”

    他话中意思古怪,许黟一时半会分不清何意。

    既然不清楚,那便不顺着他的意。

    许黟一本正经道:“这润肤膏里用的药材不少,主要是起到滋养肌肤,使面色白皙滋润。用来它来调和,颇为浪费了,不过曹官人若是想用,也是可以的。”

    曹官人:“……”

    他本来打算从旁入手,如果许黟主动提到“许氏润肤膏”,他便顺势开价,看能不能拿到润肤膏的方子。

    毫无意外,许黟没有入他的套。

    并没有表示出来,这许氏润肤膏是他炮制的。

    曹官人不死心,又问:“许大夫对这面脂的效果如此清楚,莫非是你所炮制?”

    许黟缓缓开口:“并非在下炮制。”那是陶家的老师傅们做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